之所以没直接送给铁路或者袁朗,而是通过军报做一个中间的过渡,同样也是陈军的有意为之。
陈军想要到大队挖人,铁路想把陈军挖到大队。
两人都贪着对方,属于典型的博弈。
在这种互相博弈的情况下,陈军主动去给大队送论文,哪怕送的是好东西,也终究在气势上落了下乘。
对方的气势更高一层,陈军接下来办事就更难。
而通过军报这么巧妙的过渡,双方之间就完全换过来了,变成铁路有求陈军,主动权到了陈军的手中。
那么陈军就能有更好的办法,从大队弄到他要的人才。
陈军的准备环环相扣缜密无比,军区宣传部也是真的给陈军面子,把他当成了典型来宣传。
三篇论文不仅全都上了军报,而且全部都是头版的显眼位置。
只可惜此时国内的特种作战,尤其是现代化特种兵的打造还处于萌芽,大队是最早的试点单位。
其他的什么狼牙、黑虎、蛟龙等,这会都没法和大队相比。
有的只是侦察兵升级的特战队,距离走向真正的现代化特种兵,终究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有的甚至现在都还在预案上面,距离落地都不知道还有多久。
而传统的野战部队或者边防部队等,他们本身对特战部队没需求,侦察部队已经能满足他们。
最主要的是陈军发表的论文,只是起了个引子标题,并没有任何实质性内容。
而且
军报版面的篇幅很受限,也没法将长篇的论文全部写上去,陈军只能在有限的次数下,把内容写的尽量的勾人。
就用这三个直钩,把铁路给钓上来。
所以陈军发表的这三篇论文,并没有在军区掀起什么风浪,甚至连站出来讨论的人都没几个。
然而远在大队基地的袁朗,在午饭后叼着一个烟,随手拿过桌上的报纸,准备扫几眼,休息放松一下时。
结果首页上那硕大的几个字,立马就吸引住了他的目光。
让他不受控制的陷入了其中,看了一份还觉得不过瘾,又把之前的所有军报,全部都翻了出来,看有没有更多的论文。
只有识货的人才能看得懂,袁朗显然是识货的人。
看得入迷的袁朗甚至忘了抽烟,直到烟烧完了烧到烟屁股,最后烫到了手指,他才猛然惊醒过来。
随后脸上就被狂喜所取代,兴奋之情差点从眼里冒出。
再也耐不住心中的激动,拿起看过的三份军报,火烧火急的冲出办公室,以最快速度直奔大队长办公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