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是很有眼光的,也很懂机械化部队的优劣势。
别看七零二团有一千五六百号人,实际的战斗人员也只有一千冒头,后勤人员也占了好几百号。
虽不及合成营的三分之一,但四分之一只会多不会少。
只不过合成营后勤部队进行了整合,全部都归到了一个连队里面,由一个连队来进行统一分配。
在运行上会更加的效率,也能把资源更有效的利用。
不像现在的七零二团这种,虽然炊事是以营为单位进行补给,但是维修之类的都是各自连队负责。
最主要的是并没有工兵连,对于重装步兵连来说影响就很大。
“后勤是合成营的心脏,只要这个心脏能运行好,后续只要通过了试点,往里面加编制会很轻松,至于具体加哪些兵种,可以因地制宜。”
陈军针对团长的评价解释道:“合成营只是一个作战模式,具体怎么配兵,还得看作战需求。
重装合成营以坦克火力为主,突击合成营以速度为主,山地合成营可以加入更多的步兵连。
这次我们试点的合成营,我准备打造为野战突击合成营。
所以如果试点通过之后,再加入一个坦克连和装甲步兵连,确实是很不错的选择,能把战斗力最大化。”
“好,我相信你的安排。”
王团长不质疑陈军的任何决策,这份试点合成营的编制算是通过了,立马派人送往师里面。
越早一天得到军区的通过,合成营就能更早一天上马。
大家都在期待!!
军区需要的补充材料送上去,接下来的时间就只要等结果,陈军趁着这段时间开始为坑老埋伏笔。
大队集合了几乎全军的精英,海陆空三军的各种人才都有。
而陈军打造的合成部队,特战人员是必备的兵种。
合成营这个级别需求还不是很强,毕竟面对的战争通常还不到战略级,甚至都只能成为一场战役的配角。
不需要特种部队的辅助。
一旦到了合成团、旅或者合成师,每一场战争都足以影响到整个战役。
特战大队或者特战营,就成了必不可少的兵种编制。
而真要是等到了合成团以上,再想办法去筹备一支精英特种部队,那将是一件极其困难的事情。
培养一支特种部队是很难的,不只是技术更多的是经费和时间。
所以陈军必须在合成营的时候,就开始为以后的特战营,甚至特战团,提前做好充分的铺垫。
而大队是总参直属单位,汇聚了海陆空三军精英。
随便到里面挖一点人出来,都足以让陈军拥有特战部队的骨架,要是能够再多挖一点老出来,那更是能彻底解决问题,让陈军也拥有一支特战队。
因此陈军一直都在惦记着,怎么从大队把人给挖出来。
老队员在大队待的时间很长,已经有了足够的归属感,加上特种兵的信念坚定很难轻易动摇。
想要从大队的老队员中挖人,除了上级的命令之外。
其他几乎是不可能的事情。
所以陈军需要提前做好钩子,把铁路这个大队大队长给吸引进来,给他演绎一场经典的明谋。
让铁路知道这是一个陷阱,也不得不硬着头皮跳进来。
而要想让铁路心甘情愿中计,跟他玩任何的把戏都没用,只有一个办法可以让他无计可施。
这个办法就是最实用的,也是一般人做不到的事——
让他心动的东西!
只要让他心动的东西价值够高,就足以撬动他的心,不得不拿兵来换取。
当今世界能让铁路心动的存在,除了像陈军这种顶级的军事天才,就只有能让大队变得更强的技术。
很巧。
上辈子陈军就是特战总教官,他最擅长的就是现代化特种作战战术。
把未来才会衍生出来的战术,或者现在被国外封锁的顶级战术,随便掏一点出来放到这个时代。
那可不是一点点的领先,那就是能让人发疯的王炸。
而陈军准备用来钓铁路的诱饵,就是这个时代只有他知道,或者说是国内只有他会的顶级战术和特战技。
于是乎。
在十二月下半旬到一月初,这将近一个月的时间里。
陈军向军报投了三份特殊的论文,没有详细的讲述具体的内容,只是进行了粗浅的表面描绘。
三份论文分别为:
《什么叫现代特种部队》、《反恐cqb战术体系的价值》、《特战技术畅想一二》。
三篇文章几乎浑身都是钩子,有着极为明显的倾向性,普通人看不懂价值,但越是内行的人看了,越能发现其中奥秘,被他深深的迷住。
陈军相信只要铁路或者袁朗,其中有人看到了这三篇发在军报上的论文,肯定会被他的钩子勾中。
至于军报会不会通过审批,陈军完全没有一点压力。
以陈军如今在集团军的名气,在军报已经好几次露脸的声望,就凭着最后落款的陈军两个字署名。
就足以让军区宣传部的军报,把这三篇文章给登上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