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日,双方约战开始。
如前定的计策,白岂率兵与汜水之民兵作战,双方打得杀声震天,最后白岂不敌,败逃进小丛山,云氏民兵乘胜追击,追入小丛山中。
白岂所率之众逃进山谷,队列不乱,刀兵未丢,伺机反扑,当进去一线天的谷道中时,忽然有人大喊:“头领,有埋伏。”
白岂抬头一看,四周都是装甲齐备的弓箭手,居高临下,可以控制整个窄道,与方才对战的根本不是一拨人。
白岂心中一凉,这是谁的队伍?云氏找来的援兵吗?
“快,快去报仲毅大哥,我们被围了。”
小卒朝仲毅所在的据点跑去,包围者放了他一条路。
等小卒跑远了,为首的将领高声道:“长安君令,放下武器投降,违令者,死!”
长安君……是长安君的士卒……
队伍中一听是长安君围了他们,顿时起了议论,慑于前面长安君立下的威和施下的恩,这支流民组成的队伍大多不愿意和长安君对抗。
渐渐有人开始放下武器,又有人说起他们私斗已经是违抗长安君令和王令了,现在放下武器,就是有罪。
可现在他们完全暴露在对方的弓箭下,对方居高临下,他们就算想反抗也没有胜算。
包围他们的将军站在高处喊:“长安君说了,凡有一人反抗而死,她就以聚众谋逆之罪向王上请兵踏平长兰二郡,尔等不顾你们还在灾区的亲人吗?白岂,你是要带着你的族人无辜送死吗?”
白岂渐渐放下武器,一小队士兵下去将武器收缴,流民分开羁押。
白岂心如死灰地问:“长安君要如何处置我等?”
包围他们的将领不答,只发号施令:“都捆了,全部看押起来,一人反抗全族斩首。”
那边白岂派出去汇报消息的小卒找到仲毅的据点,汇报了白岂被围的消息,仲毅没想到,还真被卫邢那小子说中了,带上自己的人手,要去救援白岂。
尽管有人劝可能是计,然而被围的是自己人,就算明知是计,也不得不去救援。
仲毅率队出谷救援,行至半途,忽然一支箭矢从天而降,正射中仲毅脚边,只差一点,对方就能射中他的脚,如果不是对方箭术太差,就是对方故意威吓。
仲毅被这突如其来的箭矢骇住,定了定心神,又跑出两步,“嗖”地一声,箭矢再次射在他面前,再往前一步,他必死无疑。
他环视四周,不知道什么时候出现的一支队伍,纷纷张弓搭箭对着他们,为首的是将军彭余。
另一边,云氏族人追进山谷,头领一马当先小队人追随,被分而围之,后面追上来的族人尽皆被围。
待云氏追兵彻底进入山谷后,卫邢所率五百人手截断后路,收口追击,有人来报,白岂所率之众被围了。
卫邢追上去,也如其他人一样被小股队伍所包围。
等到对战双方总计五万余人尽被收缴器械,或包围或捆绑,一起赶入原本计划用来对付汜水三族的小丛山谷中。
四周弓箭手占领高地,带剑士卒团团围住。
此时仅是未时正。
彭余十分高兴地回到白下城,向齐恕汇报战况。
“君上,全围了,缴械不杀,全困在小丛山谷中,要打要杀任由君上处置。”
齐恕擦拭着手上的仰光剑,问:“共多少人?”
彭余道:“长郡兰邑共计三万,汜水三族共两万,青壮男女尽皆上阵。”
彭余笑道:“三千围五万,末将还从未打过这样以少胜多的仗,若非都是自己国人君上有令围而不杀,末将起码能斩首两万,不过君上要如何处置他们?”
齐恕将剑收入剑鞘,问:“我向父王递交的书信有回复了吗?”
彭余回答:“算算时日,应该有回复了,不过回来也得花点功夫。”
齐恕这才道:“先围着,不许任何人送补给进去,饿他们三天。”
“诺,是该让他们长长记性。”
被围困在小丛山谷中的三郡人,虽有五万之众,然而毫无还手之力,有的人被绑住手脚扔在地上,无论如何也挣扎不起来。
山谷风吹得人又冷又饿,眼看着围守他们的士兵有热汤热饼,都馋得不行。
仲毅喊围守他们的阙涟:“喂,季氏小将军,能不能给口吃的,有口热汤也行。”
阙涟吸溜了一口热汤,笑道:“都是一群要死的人,就别浪费粮食了。”
被困扔在地上的云氏族领道:“莫非长安君要杀我等?”
“你们漠视君令,又违抗王令,这种不听话的子民,长安君留着干什么,等她想好在哪儿挖个合适的坑够收拾你们这些尸体,自然来取你们的性命。”阙涟笑道。
仲毅自觉死定了,破罐子破摔喊道:“违抗命令是我等有罪,我等认罪,死之前能不能给口热的?”
阙涟转了转眼珠子,计上心来,露出一个不怀好意的笑,端着碗热汤站起来,走到仲毅和云氏族领面前,弯腰道:“想来口热的?”
勉强挣扎着坐起来的仲毅连连点头,阙涟看了看仲毅,又看了看还捆在地上起不了的云氏族领,坏笑道:“还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