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能事半功倍。”
朱瀚略一沉思,微微点头:“设立专署确有必要,然此事须与户部、工部、吏部三司联络,务求周全。李大人,你等地方官需提前整合各县田亩细录,务求无误。”
李县令连忙点头应诺,脸上满是欣喜之色。朱标缓缓起身,环视堂中众人,朗声道:“今日商议至此,各位回去之后,务必细查田亩,按今日所议之法,一一施行。凡有疑虑,可随时上报,本宫与王爷亲自过问。”
众人纷纷起身拜谢,齐声道:“殿下仁心,王爷英明!”
散会之后,朱瀚与朱标并肩缓步走出县衙,街头巷尾的百姓纷纷躬身行礼,眼中满是敬仰与感激。
朱标望着远处街市,见百姓们神色安定,不禁轻叹道:“皇叔,今日之事虽已初见成效,可真正要让百姓得实惠,仍需时日。”
朱瀚笑了笑,语气温和:“标儿,治理之道,贵在持之以恒,若欲立基千秋,岂能一蹴而就?你需明白,百姓的信任,来之不易,去之更易。我们每一步,都须慎之又慎。”
朱标若有所思,沉吟片刻,忽然问道:“皇叔,若要确保此策长久推行,是否还需立一考评之制,监督各地官员执行情况?”
朱瀚微微一笑,拍了拍朱标的肩膀:“你果然聪慧。没错,凡政务施行,皆需有成效考评,否则便会流于形式。此事,可与监察司联络,令其派员暗访,一旦发现虚报,严惩不贷。”(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