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钟,抓紧时间开始着手布局。
首先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让三班跑最前面领头。
不为别的。
就为了方便挑选合适地形。
好巧不巧,往前开了三公里左右,路的右侧出现了一片小树林,面积不大倒可已经够用。
太过险峻有利的地形,势必会引起侦察营的警惕。
就这种路边一片不起眼小树林,其他三个方向没有什么任何特殊,平平无奇的位置更利于伏击。
“就是这了。”
陈军看中了这个地形,立马开始下令进行部署。
车队齐刷刷的停在路上,后勤保障班搬了两箱子反坦克地雷下来,带上工兵铲和十字镐在场边待命。
反坦克班除了驾驶员之外,所有人全部带武器从车上下来。
四具火箭筒是伏击主力。
防空班全部携带81杠步枪,和狙击班也一起下车,进入到右侧的树林中,寻找有利的射击位置。
机动班和尖刀侦察班也下车,同样只留驾驶员在车内。
该下车作战的人员全部就位,陈军只留下了其中的两台装甲运兵车,拐弯九十度开进树林里。
剩下四辆已经空了的装甲运兵车,还有满员火力排,跟连部继续往前行驶。
沿着小树林一直往前开,绕到三百米外树林的另一侧,找地方将六门迫击炮全都拿出来架好。
瞄准的方向就是树林另一侧,陈军等人下车的那一处位置。
“这钢七连的胆子是真大,我还以为他们会拼命跑,没想到,他们竟然准备在这打伏击。”
开车跟过来的导演部裁判,被钢七连的胆大包天惊到了。
“这真是在赌命呢。”
另一名裁判啧啧称奇道:“这要是没能伏击成功,不能将蓝军三连全歼,红军钢七连肯定会被拖死在这。
就这个小树林根本躲不了多久,等蓝军另外两个连赶过来支援,那演习……恐怕就要提前结束咯。
咱们也能够下个早班,回去搞点绿棒子喝喝解解乏。”
两名导演部的裁判无法理解,钢七连为什么要在这里赌。
都想着先跑最好,起码能活久一点。
之所以会如此看待钢七连,首先是他们不懂钢七连不是普通连,其次是他们不懂陈军是何人。
不懂自然是无法理解。
不过他们分析倒是挺对的,如若不能将侦察三连全歼在此,并且是快速的歼灭,那将会是钢七连的灾难。
一旦被侦察三连拖着没法上车走,肯定会被侦察一连和二连包饺子。
到时候必将回天乏术!
陈军作为冒着如此大的风险,富贵险中求伏击侦察三连的指挥者,他自然是更明白其中的厉害关系。
为了确保能够全歼侦察三连,不让钢七连可能被拖死在这里。
决定完全不给侦察三连任何机会。
除了安排火力排架设迫击炮阵,等他这边一声令下的时候,可以在十秒钟之内发起炮袭。
最主要的树林边这条道路,更是被他完全打造成了“十死无生阵”。
首先是留下来的两台89式装甲车,一前一后分别停在这条路的两端,并且用伪装布和树枝做了伪装。
从路上开到树林里留下的车痕,都用专业的手法将它给消除掉。
车队在路上高速疾驰留下的车痕,太长太费时间,工程量实在太大,没有办法一一清除掉。
从道路到树林的那十来米,完成复原还是能够操作的。
保障班把坦克的痕迹消除后,在机动班和侦察班的共同帮助下,快速的将地雷部署在道路沿途上。
并且将雷管压发,改为了拉发。
埋好地雷将路面同样进行复原,不仅是将心土完全给去掉,将原本的草皮纸继续盖在上面。
甚至连履带压过去的褶子,都最大程度将它复原。
四门火箭筒是主要火力,肩负着清除漏网之鱼的艰巨任务,被陈军分成了两个小组,路的前面和后面各安排两门。
改持81杠的防空班和狙击班,还有完成帮助埋地雷的机动班和侦察班。
四个班成一条线部署在树林中,在伏击战斗爆发之后,集火打击逃出来的敌人,让他们通通给消灭。
钢七连这边在陈军的指挥下,伏击准备搞得热火朝天。
另一边对抗演习指挥中心里面,师长盯着特制的对抗演习屏幕上,代表红军的小红点没有动了。
而且已经持续了很长时间。
很疑惑的问道:“红军怎么回事?给了他们一个小时时间先行离开,怎么他们待在那里没动了?”
师级对抗演习确实更上档次,装备用上了专业的激光模拟器。
每个士兵身上都携带有一套,甚至是参加演习的每一辆战车上,同样也被装了一套车载激光模拟器。
而作为观看对抗演习的指挥中心,里面的设施设备同样更加高级。
虽然没有二十一世纪那种高清屏,由无人机和大量的监控摄像头结合,打造的全方位无死角观看。
但是有一面详细的地形图,上面还用了很多的led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