被魅惑的情况下。
若是没有这回事,他虽然还没有妥善处理萧太后的办法,但却不愿意把萧太后交给辽国。
无论耶律乙辛如何清洗,只要萧太后和小皇帝还活着,对于辽国就是一个隐患。
甚至耶律乙辛因为这个隐患,会大肆清理辽臣,还会疑神疑鬼,对辽国臣子不信任。
“萧太后和小皇帝不交给辽国,对于大宋是有利的。可是如此一来,耶律乙辛必然不会愿意,只要不交人,战争是不可避免的,无非就是早晚罢了,申相公认同么?”韩章问道。
“不错。”申相公点了点头。
“要么交人,要么打仗。你觉得朝中那些人会怎么选?”韩章有些讥讽道。
韩章虽然一直主张坚持重文轻武,可他本人却是个主战派。
当年西夏自立,朝中大多数都支持出兵讨伐。
但是在怎么讨伐上,有两种声音。
一个是以范相公为首的,主张往边境增兵,以守为主。说白了就是逼迫西夏也往边境增兵,和西夏比拼国力。
若是西夏撑不住,出兵攻宋,大宋以逸待劳,还有城池之利。
另一种就是以韩章为首的,主张主动进攻。
韩章看不起的只是武将,但是在军事上一直主张的是打,并不怂。
但是韩章清楚,大宋满朝文武其实都不想和辽国打仗的。
哪怕是现在辽国经历过内乱,元气大伤。
申相公沉默许久,震惊道:“大相公的意思是,陛下故意这么做,就是为了引辽国对大宋动兵?”
“不错,辽国先出兵,大宋就是不得不战,满朝文武也没有借口反对了。当然了,这只是老夫的猜测。”韩章说道。
申相公张了张嘴,猜测毕竟只是猜测,可是他仔细想想最近发生的事,又觉得韩章猜测的很有可能。
之前百官也曾跪劝过,可是那次赵兴因此大发雷霆。
这次却没有,还让人盯着,一有官员昏迷,立即就被送去了太医院医治。
原本他以为是赵兴理亏,可是现在想想,赵兴若是被魅惑了,怕是会反应更激烈才是。
“可跟辽国交战,对大宋并没有任何好处。大宋现在并不具备直接收复燕云十六州的实力。”申相公说道。
太宗当年出兵收复燕云十六州,已经打下了大半,可是最终还是功亏一篑了,夺回的城池,后面慢慢也丢失了。
那次的经历,已经让大宋明白,除非能够一举夺回燕云十六州,把辽国彻底赶回草原,否则意义不大。
“陛下这么做的目的是北方长城。”韩章说道。
“若是打仗,北方长城必然会被破坏,陛下…”
申相公说到这里,脑中灵光一闪,道:“我明白了,辽国元气大伤,辽国此时也不想和大宋交战。可萧太后和小皇帝在大宋,耶律乙辛不可能不出兵。陛下是想通过这种方式来消耗辽国实力,延缓辽国恢复元气的时间?”
看似申相公说的有些矛盾,既然大宋是想拖延,而辽国也不想和大宋交战,为何辽国还要出兵呢?
这其实就涉及到一个态度的问题了。
辽国向来强势惯了,要是这种事都忍了下来,不仅辽国内部的那些贵族心有不满。
也会给大宋和西夏一种虚弱之感。
大宋或许不会出兵,那么西夏呢?
毕竟当年辽国可是趁着大宋和西夏交战,不仅威胁大宋增加岁币,还把西夏彻底赶出了草原。
西夏不是辽国的对手,但是趁着辽国虚弱,从辽国手里夺回当年丢失的草原还是可能的。
“没错,野兽在受伤后,都会不断发出吼叫,为的就是震慑。
辽国是以契丹族为主,可草原还有很多部落只是依附辽国罢了,这些年没少被辽国剥削。
耶律重元当初能够得到草原上那些部落支持,就是这个原因。
一旦辽国露出虚弱之势,很多人都会选择上去咬一口的。”韩章说道。
“可是这些毕竟只是猜测,要是万一呢?”申相公还是有些担忧。
“先看看,要是猜错了,最后再劝说陛下交人便是。陛下就算不愿意,太上皇不还在么?”
“辽国就算出兵,也是为了威胁,此时也不敢轻易激怒大宋,直接攻城的可能微乎其微。”韩章微笑道。
申相公闻言沉思许久,起身躬身道:“我比大相公还是差远了。”
“你太自谦了,这些你其实也能想到,就是太急了。”韩章摇头道。
以申相公的才智,只要认真想想,不难想明白。
可是朝中那些大臣,都猜测赵兴是被魅惑了,劝说他带头去规劝赵兴,人云亦云,先入为主,影响了他。
“大相公的职责不仅是替陛下处理政务,还要协调陛下与百官之间的关系。太偏向于陛下,会被百官当做奸臣,可太偏向百官,也会惹得陛下不满,当年吕相公就是个很好的例子。”
韩章说的吕相公,就是太上皇的老师,在太上皇亲政前担任大相公,太上皇亲政后,还担任了好些年的大相公,最后被人弹劾,导致罢相。
吕相公被弹劾的理由是把持朝政,可实际上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