轩父亲官职不低,在世时曾在西北任知州。
宋夏之战的时候,所在州城被西夏攻破,逃走后被贬,没几年便郁郁而终。
被贬并非流放,子孙不会被禁止参加科举,曾庆轩能够入朝为官倒也正常。
“陛下,曾侍郎到了。”一个内侍禀报道。
“让他进来。”赵兴说道。
不一会,曾庆轩走了进来行礼道:“臣拜见陛下!”
“免礼。”
赵兴摆了摆手道:“你看看这个。”
赵兴把曾庆轩父亲的档案给三水,三水送到了曾庆轩手里。
曾庆轩看到上面的内容,面色并没有变化。
“说说吧。”赵兴淡淡道。
曾庆轩自然明白赵兴让他说什么,沉默了一会说道:“陛下可知当初宋夏之战,大宋为何会败?”
“朕记得是因为西夏有人诈降,骗取了大宋的情报,知道了大宋的行军路线和时间,遭遇埋伏,导致了大败。”赵兴说道。
“这只是表面上,真正的原因完全是因为韩大相公。”曾庆轩咬牙道。
“哦?”
赵兴眉头微皱,古代史书记载都喜欢用春秋笔法,对于胜利记的比较详细,而败仗则记的很模糊。
一般只有大概经过,并不会记录详细内情。
因此赵兴对于当年的事情也不是很清楚。
“当年西夏自立,准备充分。范大相公主张采取守势,而韩大相公却主张进攻。开始太上皇采纳了范大相公的建议,后来却被韩大相公劝说,发动了进攻。”
曾庆轩恨声道:“前线溃败,抽调后方守城兵马救援,却遭遇了西夏埋伏。臣父当时担任灵州知州,城内空虚,守城兵马不足千人,面对西夏数万兵马。
灵州城并非坚城,根本守不住,这才弃城而逃的。”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