托罗拉等国际巨头起诉的隐忧。
听到他这么问,几个教授和魏海佑等人对视几眼。
最后还是当仁不让的让和魏子俊关系最好最熟悉,同时也是深大扛把子的魏海佑来讲。
老魏清大毕业,学的是航空工程,甚至还参加过抗美援朝,曾经是空军系统的一员。
现在军内空军的许多大佬,曾经都是他的学生。
他在京城航空学院教书就教了快二十年。
今年六十五岁,按理来说已经要退休了。
但国家教委安排他来深大当校长。
他还是来了。
谁叫其他更有资格的学术界大佬们,都不愿意来特区这种学术界上的“穷山僻壤”。
也就魏海佑这种军人性质的学者不在意这些。
魏海佑虽然来了,一开始其实也是抱着为国家最后尽一把力,尽量帮忙把深大构架搭起来就好的想法。
没想到半路却遇到了魏子俊,简直就像跑路南阳的刘备遇到了刚出道的诸葛亮一样。
原本打算再干几年就退位让贤的魏海佑。
现在试过了“背后有钱”,在国内学术界里可以肆意狂吠的快感后。
老魏现在是一边想把深大弄得更好,一边想让自己在学术界也留些名声。
他也知道自己本人不是搞学术、科研的料。
所以就想着成为这些教授们的领头人——“虽然我本人搞学术不行,可是我带的人都是学术巨头”。
而想要达成余生这一目的。
魏海佑知道起码在目前必须紧紧抱住财神爷大腿。
从财神爷身上搞钱出来的同时,还不能让财神爷跑了。
最好也要让财神爷赚到钱,这样才能可持续的在财神爷身上薅羊毛。
“移动通信的编码协议嘛?国内目前好像没有民用的?邮电部用的都是外国佬那一套。”
魏海佑道:“不过正好我前几天和以前一些老朋友通电话。好像有说军用的无线通信协议正在更新,老的编码协议不准备用了。这套东西不知道能不能拿出来改一改,用到民用上面?”
说到移动通讯的编码协议。虽然在场的教授们都不擅长这个类型。
但学问知识到了他们这种地步,就算不是他们的领域,多少也能说个一二三。
“……军用转民用?要是能拿出来授权,再想办法改一改。或许可能达不到国际先进水平。但改一改,也许能用?”
“这方面厉害的,都在长安电子科技大学和京城邮电大学里。它们的通信工程是全国最好的。”
“我认识一个前同事,他现在就在京城邮电大学搞科研……”
“……”
学阀们内部也是有圈子存在的。
但由于京城囊括了全国数量最多的优秀大学。
基本上好的学阀们最后关系都能追溯到京城。
巧了,深大这边的教授几乎95%来自京城。
某种程度上可以说他们在学阀圈子里,本来就属于京圈。
所以喊人才会这么容易。
缺人,喊人,往京城喊就对了。
总有一些有本事,但暂时被埋没,或者暂时不受重视的愿意来特区这个“穷山僻壤”再起第二春。
他们这帮搞电池、化学、机电的是这样。
没有道理其他学科,比如搞通信工程的就不是这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