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他这么做是对的!”董娟的语气里满是欣慰,“虽说小学三年级的孩子还是没有太多的集体荣誉感,但行为上已经有好坏意识了,二兴是班长,就得做出表率作用!”
二兴质疑她“干妈,现在的孩子都精着呢,您还以为是当年的时候啊!我和我们宿舍里的孩子,在没上学前就组队去偷过老乡家地里的萝卜!”
说着话,已经回到了董家,董娟宠溺地搂着二兴,她对这个干儿子的百般呵护,连潇潇和莹莹都会偶尔吃醋。
路上,她低声指点“回去后别说我们去了哪儿,我爸、我爷爷都保守着呢,对那些人心有偏见。”
第二天上午,董娟果然就不知从哪里倒腾来了好几份试卷,送来的人还是她小学时候的老师,一位叫做弥秀敏的中年女性。
董家在家的人几乎都围着观看,当然也少不了二兴的头号迷妹冯莹莹。
弥秀敏更是几乎寸步不离地紧盯着二兴的答题,脸上的神情专注之下,时不时闪过难以置信的表情。
其实在那个年代的小学,主要课程只有语文和数学,但今天弥老师带来的还有一份英语试卷。
按理说,80年代末期至20世纪90年代初期的小学,才逐渐在三年级之后开设英语课程。
二兴内心虽然感到了奇怪,但也不怎么太往心里去。
因为自己的英语自学,早在五岁之后就开始了,那些英语教学磁带包括半块砖一样的录音机,还是董娟送给他的八岁时候的生日礼物呢。
目前的他,凭借着几乎过目不忘的本事,英语能力早就超过了四级水平,虽然没有经过专业性的考试,但应付试题的底气他还是有的。
所以,对于今天这些基础性的单词、语法考试,对他来说实在再简单不过了。
三门功课全是满分的成绩,也是让弥老师一时间神情激动,把董娟拉到了一边嘀嘀咕咕了很久。
吕奉翊做为二兴的临时监护人,在此期间给他悄声介绍了“弥老师是附近育闵小学副校长,这座小学是燕京的重点小学,前身是财政部的子弟学校,后来奉命接受外国专家子弟,先后有九个国家的学生在校就读。”
听到这里,二兴已经大概明白了庞老师来这里的目的,无非是一种入学资质的考察而已。
但吕奉翊还在更深入地介绍,“该校小升初大部分是择校生,最符合你的实际情况。更重要的是,这座学校里有一个‘超常儿童教育实验班’,与燕京八中合作,开展的超常儿童小学——中学一体化培养的研究而且是全国唯一的实验班,重点接收的就是你这种智商超高的小学生!”
二兴恍然大悟;“那岂不是说,即使没有我干妈找的关系,这个班也最适合我?”
“是的,刚才娟姐说,这所小学早就在关注你了,刚好又有弥校长这层关系,办理起来就会简捷很多,甚至连你户口的问题也能一并解决!”
二兴心里还是很高兴的,今年年底刚好搬新楼,反正家里人口已经报上去了,应该**月份就能分下房来。
自己的户口提出来,也不会影响家里的住房面积。
关键是燕京的户口很难办,而且是根本找不到出路的难,从很多下乡知青迟迟迁不回来,就能看出这所城市户口的门槛有多高。
其实他并不在乎一个小小的户籍问题,但不管你愿不愿意接受,它的存在本身就是一种特权,尤其是将来孩子的上学、就业问题,影响实在太大了。
并且这里的教育资源是内地任何地方都无法比拟的天然优势,不由得他不想的长远一点。
吕奉翊也是这种观点“你干妈还说了,有她作为你的监护人,就可以不用落集体户口,这样的常住户口户籍可是多少钱也买不来的!我建议你不用征求家里的意见,先答应下来,那位弥校长就很有可能是具体经办人!”
二兴深以为然“机会难得,一定要把握住。不过,我得先问问董爷爷的看法,毕竟我来了等于家里多了一个人!”
他没想到,没过多久,董汉钦就主动找他谈起了这个话题。
大概意思也是劝他马上答应下来,而且在这里落了户,可以就住在董家这栋小楼里,毕竟董娟家的住房条件并不宽裕,况且还有两个女孩,不怎么方便。
二兴其实最担心的还是住处问题,既然老人家都主动提出来了,他赶紧借坡下驴。
果然,很快在二楼打电话汇报的弥校长,就走过来跟他谈起这件事。
董娟随后说给他听“我弥老师对你很重视,早在两年前就在一直关注你,而且育闵小学教学资源在全国都有名,她甚至愿意把你接到自己的家里去住!”
在旁听着的董汉钦发话了“哪能老是麻烦弥校长,就来这里住吧,反正奉翊也一起过来,我们家住房宽裕,多出两个人来不叫事!”
“我也过来?”吕奉翊很惊讶的不是自己能不能跟来,而是居然得到了董老爷子这位曾经的军中大佬的重视。
老爷子笑道“我找人了解过你,你在军队里还有一个外聘的教官职务,还是有调过来的可能性。我帮你打听过了,户籍暂时还不具备单独立户条件,但找个挂靠单位还是可行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