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问题,对于这一点他还是看得通透的。
后宫政治虽然重要,但是永远是辅助,根子永远在前朝。
忠诚于大王才是最重要的,本末倒置要不得。
当然,最高兴的还是嬴馨,她现在心里是基本踏实了,开心的不得了。
立后的诏书看了一遍又一遍,睡觉都要抱着,搞得嬴政都有些哭笑不得。
不得不说,当曾经的姐妹现在也都要给自己下拜行礼,那感觉,真得劲儿啊!
尤其是一向桀骜的云梦夫人,一副不情不愿的样子,却还要老实行礼,太棒啦!
以前经常给自己脸色看,有时候还夹枪带棒冷嘲热讽,更可气的是还说不过她,以后她可没机会了。听说她知道自己被立后的消息以后,都气吐血了,啧啧,真可怜呐。
哦,听说在册封大典行礼以后,回去又吐了一次。
每次想到立后的盛大场景,整个人都要沉醉其中,简直就像喝了美酒一样,醉在其中根本不舍得醒来。
这段时间后宫妹妹们羡慕嫉妒恨的眼神不只是不让人厌恶,甚至都有些让人飘飘然了。
现在宫里除了大王和两位太后,那可就是自己最大了。
但是也不是只有高兴的事,这傻丫头终究不是真的傻,对于嬴政立后但是没有立太子,心里还是有所不安的。别人能够想到的弱点,她自然也能想到,别人眼里的弱点就是她心里的担忧。
自家儿子虽然怎么看怎么喜欢,但是即便是嬴馨,也不得不承认,子笃貌似,好像,真的有点木讷。
起码和扶苏天明比起来,确实是不够机灵,额,和四公子,八公子,九公子比起来,也不够聪敏的样子。
关于这一点,嬴馨心里还是有点慌的,不过也不是特别慌,她毕竟还有二儿子。目前二儿子看起来可是非常聪明的,实在不行,以后让二儿子做太子也行,反正都是自己儿子。
就子笃目前的样子,真要卷入权力场,对他也未必是一件好事,若是有弟弟护佑,可以平安富贵一生也好。
就在大秦举国同庆的时候,一场针对嬴政的‘阴谋’也在紧锣密鼓的谋划之中。
在赵国内附秦国的消息传遍各国以后,燕丹就已经确定,不能等了。
他非常确定,如果只是这么等下去,过不了几年,燕国怕也要被秦国吞并了。
不,应该说是肯定要被吞并了。
秦国的下一个目标,大概率就是燕国,小概率是魏国。
即便是魏国,那魏国以后也肯定是燕国。
燕国已经没有可能了,不能再心存侥幸了,因为已经没有任何侥幸可言。
但是如果是想要和秦国正面对抗,那也是绝对不可能的。
完全没有可比性。
现在秦国没有着急继续灭亡他国,不是因为他善,也不是因为他没这个实力,单纯是因为正在忙着消化赵地,等到把赵地理顺了,那就该吞下另一个目标了。
既然不可能正面对抗,那就只能曲线救国了。
秦王嬴政天降圣君,年少便继位,厉害是厉害,但是有一个致命的弱点。
那就是他太年轻了,他的继承人太小了。
这个庞大的国家除了秦王嬴政,再也没有任何人可以掌控。
庞大、强大,就意味着复杂。
如今的秦国便是如此。
全天下的能人异士,各国贵族士子,诸子百家高人,文臣武将,可谓是众正盈朝,甚至还有羌人匈奴胡人等等。
整个大秦的朝堂可以说是复杂无比,也只有一手建设的秦王嬴政可以牢牢掌控住一切,并且发挥出全部的力量。
那么,如果秦王嬴政突然没了呢?
如果换了他六七岁的儿子继位呢?
这满朝上下无数个人,无数颗心,岂会不乱?岂能不乱?
再者说,虽然秦王已经立后,但是并未立太子,王后刚刚被册封,也完全没养出什么实力,更别提组建起继承人的势力了。
秦王嬴政那么多儿子,而且多数都是出身高贵的贵女诞下的,一个个都是牵涉极广,在前朝也都有着千丝万缕的关系。
秦王嬴政在的时候,那这些都全部是他忠诚的臣子,是他的助力。
可是如果突然没了呢?
即便依旧忠诚,但是只是秦王的王位,也肯定要打个头破血流了。
无论最终谁赢,山东各国才是最大的赢家。
什么时候有让好大哥永远消失的这个想法,燕丹已经记不清了。
但是这个想法一定已经很久了,久到了在他的脑海里都已经根深蒂固,日思夜想了。
他曾无数次让自己冷静下来,去认真思考还有没有别的方法去对抗秦国。
每一次得到的结果都让他绝望。
燕国绝对不可能对抗秦国,绝对不可能。
随着韩国与赵国的覆灭,燕丹更是不考虑其他的可能了。
现在,只有这一种可能了。
屠龙!
屠龙!
秦王若死,秦国必大乱!
在这混乱之中方有一线生机。
现在也完全不能耽搁了,趁着赵国还没被消化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