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里饭桌子上,陆远征得知时安考完了试,夹菜的时候扫了傅璟佑一眼,问:“育红班说没说往哪个小学分?”“不是西二铁匠营,就是东四十条那边的西中街小学。”傅璟佑斟酌了下,道:“具体分哪儿也跟成绩和上学期间表现挂钩,还得再等几天才能知道消息。”东四十条西中街小学在京北小学里,倒是喊得出一点名号。可就是地方远,在东城,得往崇文门和京北站那边再过去一些。要是分去了那边,开车接送一趟都得一个多钟头……西二铁匠营小学倒是距离家附近不远。可不论是园区,还是教学根基,都浅薄普通得很。陆远征不中意。若有所思拢了眉心,陆远征看向桌角举着小碗要肉肉的外孙、外孙女。上回时安的事,他没插手。但是这一回,事关他两个亲外孙,他肯定不能置之不理。多余的话不用再说,他的这个女婿,他清楚。现阶段也就只能争取到这样了。孩子的教育尤为重要,拖不到他立起来的时候。学校能上好的,就绝对不上次的。“一会儿把三个孩子的户籍页拿给我。”“爸……”“孩子上学的事,暂时不用你们操心了,你们安稳顾自己的吧。”“谢谢爸。”傅璟佑略微一顿,敛下眉眼接受了老丈人的安排。孩子的事不是小事,有这个人际关系,该用就得用。能上更好的小学,那肯定是上更好的小学。傅璟佑原本也是想找机会跟老丈人开口的。只是让他意外的是,老丈人这次把时安也算上了。和周鸿有交情的……毕竟是他。傅璟佑短暂走神,陆淼跟陆远征解释说:“大宝二宝的户口还没上,前两天我们还商量,打算等考完试回老家一趟,到时候就弄这个事。”陆远征“嗯”了一声:“不用着急,九月半之前能拿到就行,三个孩子安排在一块,以后接送也方便些,省得东一个西一个,你们还要上早课晚课,哪有工夫折腾?”陆远征最大的考量,就是教学质量、教学安全和学习氛围,再就是方便。时安年龄为长,他第一个启蒙。关系有近有远,单独为时安运作,陆远征不肯出面。但是和另外两个孩子一起,那么就可以。或许说难听点是“顺带”,可话说回来,这可不是亏待。普普通通的育红班,想加塞一个进去,都得费老劲。好的小学,更是多少家庭削尖脑袋都挤不进去的?傅璟佑也明白这一点,事后教导时安,要多听姥爷的话,多孝敬姥爷云云。大人的世界是复杂的,可是小孩的世界却很单纯。小时安很懂事,敬爱并爱着家里的每一个人。在他的世界里,叔叔、姨姨虽然是叔叔、姨姨,但其实早就充当起了他爸爸妈妈的角色。姥姥、姥爷也是。他们就是他的姥姥和姥爷。他和弟弟妹妹一样,也是家里的小宝贝。未来小宝贝长大成人,也会是姥姥、姥爷、叔叔姨姨还有弟弟妹妹们的庇护伞。小时安眨眨眼睛,认真点头,把叔叔的话记在心里。他会听话和孝敬姥爷的,而且还会保护每一个爱他和他爱的人。傅璟佑看了看他仰着脑袋稚嫩的小脸,在他头上摸了摸,一躬身把小家伙抱起举上肩头往门走:“水果摊上肯定上芒果了,你姨姨爱吃,咱们看看去。”“嗯!”……除了三个孩子上学的事,眼下还有另一茬。那就是阳阳的满月酒。两个长辈翻黄历,看了好几天的日子,最后商定在七月二十号的那天。那会儿家里两个年轻小辈都考完了试,陆淼也出了四十二天的大月子。中间间错开了时间,邀人下帖也来得及。先前大宝二宝满月的时候不在这边,所以陆家没往外放消息。现在阳阳满月酒在这,陆远征肯定要邀请一些本家亲戚和朋友过来热闹热闹。两辈人就说好了,各自邀请各自的亲朋。估摸人来得不会少,家里摆不开,也买不了那么多像样的菜色,最后干脆敲定,直接订在国营饭店。陆淼和傅璟佑没意见。陆淼才出月子,除了考试那两天实在没辙,得出门去学校。其他的,傅璟佑还是让她在家里歇着,不让她多折腾。她要邀请谁,名字地址写下来。跟先前春节拜年似的,傅璟佑挨个去跑。个人有个人的交际圈子,陆淼从来不依赖陆远征的那些人际关系网。她邀请的,都是自己认识且交好的人。同学、老师,还有人民出版社的编辑、马主任之类的。顾莹和她是老朋友,当然也有邀请。不过日子毕竟定在了考试后,中间间隔了小十天呢。有的人离校回家,没办法来。顾莹看重和她之间的友谊情分,倒是给了回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