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玉灵小说>其他类型>重生归来,姐妹互换> 第169章 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69章 朝廷内部的权力斗争(2 / 4)

保城池无虞。”

杜成梁与王承义脸色煞白,不敢再做任何辩解。

古元德见皇帝决断果断,心中稍松一口气,但面上依然一片冷峻。

朝会结束后,古元德缓步走出殿门,心中却未曾完全放松。

虽然密信已公开,皇帝也下了查办的旨意,但他深知,这不过是揭开了阴谋的冰山一角。

深夜,赫沙城的议事厅内烛火摇曳,映照着每个人略显疲惫却坚定的神情。

议事厅的窗外依稀能听到百姓庆贺的声音,而厅内气氛则显得凝重而肃穆。

赵凌风环视了一圈坐在桌边的几人,声音低沉而坚定:“赫沙城重获安宁,百姓信任我们才得以安居。

但这只是开始,重建才是真正的考验。

当前城墙破损严重,敌人或许随时会卷土重来,民心也尚未安定。”

他看向白霓裳,点了点头,示意她继续。

白霓裳坐在赵凌风的右手边,神色冷静而坚定:“我建议优先修复城墙。

赫沙城虽已光复,但敌军在周边虎视眈眈,若不加强防御,我们的胜利将岌岌可危。”

她的语气中透出丝毫不容置疑的决心,仿佛已将修复城防作为最紧迫的任务。

齐睿安坐在桌的另一端,身为赫沙城的文官。

他的神情显得格外凝重:“赵将军,白将军,两位的忧虑我并非不理解,但此刻我们手头的资源有限。

战乱之后,城中粮仓空虚,民生凋敝。

百姓生活困苦,若我们将所有资源投入到城防上,怕是难以维持内部的秩序。”

他顿了顿,声音微微压低,带着一丝隐忍的无奈:“我建议实行强制措施,先从各家各户征调一部分粮食,这样才能确保重建工作的有效推进。”

赵凌风听到这里,眉头微皱。

他深知齐睿安的提议在逻辑上并无大错,但强硬手段极易引起民怨,影响长远发展。

他思索片刻后,缓缓开口:“齐文官的建议并非全无道理,但赫沙城的百姓刚经历战乱之苦,若再施压,只怕会引发民心动荡。”

他侧头看了眼古锦岩,暗自期待年轻的将领会如何应对这场争论。

古锦岩一直静静聆听,此刻心中已有些困惑。

她年少有为,虽然身经战场,但在面对百姓时显得有些犹豫。

她终于鼓起勇气开口,带着些许青涩和不安:“齐大人,赫沙城百姓历经苦难,内心的压抑还没有平复。

若我们再以强制手段征调粮食,只怕会让他们心生怨怼。”

她停顿片刻,眼神坚毅地看向赵凌风和白霓裳:“我认为,应优先安抚百姓,提供一些基础的帮助,再循序渐进地安排城防修复。

若能得到他们的支持,重建之路才会走得更稳。”

齐睿安听到古锦岩的提议,眼中闪过一丝不屑,内心暗道她太过年轻,缺乏对复杂局势的认知。

但他掩饰了内心的轻蔑,冷静地反驳道:“古将军,您的善意令人钦佩,但局势不容拖延。

若因过于优柔寡断,导致城防无法及时修复,一旦敌军来袭,百姓的安全如何保障?”

齐睿安微微转头,扫了赵凌风一眼,试图看出他心中的倾向。

此刻的他并非完全忠诚于信任他们,而是始终在权衡利弊,将个人利益置于其间。

赵凌风察觉到争执的紧张气氛,轻轻咳嗽一声,语气沉稳:“齐文官与古将军的看法都有其道理。

赫沙城重建,需要民心支持,也需要稳固的防线。

我们不宜采取过于严苛的手段,但同样不能忽视城防的必要性。”

他略一思索后,做出决断:“我决定,先从现有的资源中分拨一部分用于城防修复。

同时,发动百姓参与劳作,按照贡献给予粮食补助。

我们要让百姓看到我们带来的改变,而不是压迫。”

古锦岩内心松了口气,对赵凌风的决策感到佩服,她暗自下定决心要在实际任务中更好地平衡民心与需求。

她偷偷看了白霓裳一眼,仿佛在寻求支持,白霓裳微微点头,给予她一个鼓励的眼神。

白霓裳看着赵凌风的决策,心中暗自松了一口气,她并不喜欢强硬手段。

虽然她一心在战场,但对于百姓生活的安稳也十分在意。

她心中对赵凌风的判断力越发钦佩,同时对齐睿安的固执产生了几分警惕。

齐睿安看到赵凌风的决策,内心虽不满,但仍不得不服从。

然而,他对自己立场的动摇加深了一分。

会议散去后,赵凌风望着昏暗的烛火,心中思索着赫沙城未来的路。

白霓裳悄然上前,低声对他说:“赵将军,齐文官的立场似乎并非完全稳定,恐怕日后重建路上他未必完全可靠。”

赵凌风轻轻点头,目光中透出一丝坚定:“我自会多加留意。

赫沙城重建之路,任重而道远,只愿我们能齐心协力,共度难关。”

这章没有结束,请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清晨,薄雾还未完全散去,古锦岩便带着几名亲信和几十名士兵站在赫沙城的中央广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