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玉灵小说>都市言情>朕就是万历帝> 第二十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二十章 海公良苦用心啊!(1 / 3)

听雨轩的正厅里,坐着一位儒雅文士,五十岁左右,三缕胡须,他身穿襕衫,头戴四方平定巾,戴着玳瑁老花镜,在看一卷戏本。

他正是浙江巡抚汪道昆。

身后站着一位男子,三十岁下,一身蓝绿绣花的箭衣,头戴无折幞头,英武飒爽。

见到两位记者进来,汪道昆放下手里的戏本,摘下老花镜,挥了挥手,示意两位记者坐下来。

“温良、安逸,午的庭审结束了?”

“回抚台的话,结束了。”

“说说,午审了些什么?”

“是。”两位记者以瘦高长条者主述,微胖略矮者补充,把午的庭审详细地讲述了一遍。

汪道昆一言不发,静静地听完两位记者的讲述,捋着胡须点了点头,和气地说道:“温良、安逸,辛苦你们二位了。”

两位记者连忙拱手道:“抚台客气了,这是学生们应该做的。”

“你们这些旁听的记者,对此案怎么看?”

两位记者对视一眼,瘦高记者开口道:“回抚台的话,我们觉得此案午已经审得很明白了,杨开泰的商业行为合理合法,顶多是私德有亏。

但是律法是律法,道德是道德,不能混为一谈。”

汪道昆不置可否,抬起右手对站在门口的随从说道:“带温良和安逸下去吃中饭。”

“是。”

两位记者离开后,汪道昆默然了好几分钟,突然转头,问身后站着那位的男子。

“律法是律法,道德是道德,不能混为一谈。子契,这案子审到这个地步,已经水落石出。你怎么看?子契,坐着说。”

男子正是浙江巡抚长史胡宗美。

他转到汪道昆下首座位,撩起衣襟,施施然坐下。

“太函公,学生觉得此案说简单也简单,可能没有我们此前预想的那么复杂。”

“简单?此案哪里简单了?”

“海公把此案放到海来审的根源,现在看来,其实很简单。”

“怎么个简单?”

“汪公,学生听皇说过一句话,阳光之下,一切无所遁形。就算细微难察的尘埃,在阳光下也会原形毕现。”

“阳光之下一切无所遁形。”汪道昆捋着胡须,若有所思地缓缓点头,“听了他们转述的午庭审情况,老夫切身感受,突然有了一个深刻感悟。”

“汪公,什么感悟?”

“海,不愧是万历新时代的先锋。时刻站在时代潮头,引领着滚滚大潮。江苏,还有我们浙江,虽然在苦苦追赶,但还是落于身后,望尘莫及。”

胡宗美连连点头:“汪公所言极是。杨开泰案件,说到底是海市的经济行为日新月异,为了赚钱,商人不断改进交易行为其他的人,看着人家赚钱眼热,也想跟在后面赚钱。可是池子深浅都不知道,就敢胡乱下水,被水呛了不甘心,想从别人身找补回来

这案子,只有身在海的沪州检法厅和司理院感受到时代和商业的变化,能从容应对。

其它地方,就算我们浙江来办,估计也会跟江苏扬州郡司法人员,办成夹生饭。”

汪道昆赞同道:“没错,我们都在这种快速变化中落伍了。要么手忙脚乱,不知所措要么抱残守缺,一叶遮目。

按照往常的道德规范,杨开泰行为有瑕疵,会被某些道德君子居高临下,抨击攻讦。”

胡宗美答道:“抚台,可是在新时代的商业行为中,杨开泰却是诚信守义之辈。他的所作所为,符合正常的商业法规和道德。”

汪道昆看着,继续追问道:“仅此而已?”

胡宗美想了想,答道:“杨开泰最大的问题就是与苟实德没有签订契约。要是有白纸黑字的合同,杨开泰何至于落得如此狼狈。”

“时康虽然转做了商贾,可骨子里还是难改儒生迂腐气息啊。万历新时代,万民百业平等,商贾并不丢人,纳税卓异还可以授文官散阶,享受缙绅待遇。

可他还是把自己当成儒生举人,骨子里还是道德仁义的那一套。皇说得对,大明工商大兴,步入商业时代。

商业时代当然也是以诚信为首,不能再以道德去约束,而是要靠律法去约束,保护大家的利益,让诚信守义的好人不吃亏。

可律法的根本是什么,以证据为准绳!

需要白纸黑字的契约,而不是口头约定。那玩意跟某些君子嘴里的道德一样,对自己有利时就是天条,对自己不利时就要因时而变。”

胡宗美点头应和,“汪公说得极是。杨开泰案子,结局也能大致猜得出来。苟实德偷鸡不成蚀把米啊。”

汪道昆听到这一句,眉头一皱,“时康的养气静心功夫,还是没有修到家。老夫也觉得,他跟那位苟蔡氏,两者必有隐情。”

胡宗美淡淡一笑:“汪公,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杨时康毕竟也是凡夫俗子,一时为情所动,在所难免,汪公不必苛求。

何况美眷娇妾,常人都是深藏后院内闱,生怕外人见到。苟实德却早早叫苟蔡氏随着杨时康来海治病,说不定早就有了阴谋。

午法庭苟蔡氏把罪名揽在自己身,这般用意,路人皆知。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