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玉灵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149章 《难波京条约》,提刀上洛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9章 《难波京条约》,提刀上洛(2 / 3)

觉得报仇的机会来了,振臂一呼,提刀上洛。

他甚至学曹操搞了个天皇手诏,假传诏书,邀请天下大名共讨明军以及足利义满,匡扶日本国。

一时间响应者云集。

除了被杀得胆寒的西南沿海岸十多个藩国没有响应以外,几乎整个日本的大名守护全都积极参与,带齐人马,前往美浓会盟。

事实上即便是那些被杀得胆寒的藩国当中,也有一些不怕死的武士阶层带上刀剑出发了。小日子人民族性格极端矛盾,《菊与刀中说他们“既温文尔雅又残忍暴虐,谦虚谨慎与鲁莽自大并存,驯服本分与桀骜反叛并存,保守自恋与崇洋媚外并存,自卑不安与野心勃勃并存。”

很多武士哪怕见识过明军强横,但大明的出现几乎打击了整个武士阶层。如果足利义满幕府完全接受明军的条件,那么他们以后将成为矿奴,再也不能作威作福。

这对于武士阶层来说,是不能接受的事情。

所以得知天下大名要集结人马,讨伐明军,自然也是群起响应,纷纷前往。

很快。

到了大明洪武十六年二月二十四日,无数武士在各大名、家主的带领下,抵达了越前国的松原,对平安京虎视眈眈。

室町幕府时期,日本人口约数百万左右,到战国初期,约七百万,到战国后期,约有一千二百万。

这是因为南宋与日本交流频繁,传入了大量的农业技术与先进农具过来,包括两熟的占城稻,大大提高了生产力,所以哪怕上层狗脑子都打出来,人口却不降反增。

然而战国时期,各地大名却宛如村斗,人口明明这么多,一场大战几百人,几千人。出现上万人的大战都是屈指可数,只有关原合战才有二十万人参加。

究其原因,在于日本内部过于混乱。

地方势力可不是一国大名守护说了算,藩国内部还有很多世家大族,瓜分这个藩国的人口和兵力。

如此日本明明有几百万人,可60多个令制国,每个令制国内部又有几家甚至十多个家族争权夺利,再加上地方大名守护,势力就更加分散。

每个家族与大名守护能拥有的人口少则几千,多则上万,拥有的兵力自然也就几百人。

能有几千士兵都是日本最顶级的势力了。

而土岐氏就是其中之一。

因为他们家不仅是美浓守护,同时占据着尾张和伊势三个藩国,实力非常强大。

因此过几年后,足利义满将土岐氏视为眼中钉,通过各种手段分化、打压,最后出兵击败了土岐赖康,瓦解了他的势力。

此刻越前国的松原城外,随着土岐赖康振臂一呼,在短短的半个月内,聚集了超过五十来个大名守护,四百多个家族家督,其余武家更是不胜枚举。

粗略估计,至少来了十多万人。

甚至不止是地方势力,连足利义满的亲信将领都背叛了他,比如大内氏家督大内义弘,曾是足利义满手下猛将。

还有远江守护今川了俊,之前也是足利义满手下将领。

因而此时松原可谓是“群咸毕至”,共襄盛举!

正是二月底,春风拂面。

松原城便是后世日本福井县敦贺市一带。

这里位于日本第一大湖琵琶湖北面,而平安京则位于琵琶湖西南,离松原不过50多公里。

松原北面是海,南面是高山,唯有城池周边有广袤平原。

在平原上到处都是帐篷,陆陆续续,依旧有不知道多少武士带着人马过来,被安置在城外住宿。

而城内土岐赖康为首的诸多武将则聚集于城内府邸。

能在这里的基本上都是日本各藩国最强势力,手底下要是没有一千来号人,都不好意思在城里出现。

除了土岐赖康以外,还有号称“六分一众”的山名氏。

这个家族很厉害,是丹波、丹后、因幡、伯耆、美作、但马、和泉、纪伊、出云、隐岐、备后等十一国守护。

虽然十一国守护不像大内义弘一样,一个人兼任周防、长门两国守护,并且统治牢固,实力强悍。

而是这十一国守护都出自山名氏家族,并且有的统治稳固,有的则只是名义上守护,实际上还是被自己本国的家族牵制。

但即便如此,也已经十分强大,联合在一起,是比土岐氏与大内氏兵力更多的最强氏族。

此刻土岐赖康、大内义弘、今川了俊、山名时熙、一色范光、细川赖之、斯波义将、京极高秀等等顶级大世家门阀家督齐聚于此。

这里面很多都是之前效忠于室町幕府的地方大名守护,以及大势力的家主。

然而足利义满投降明军,且献出天皇,还签订丧权辱国的条约,让他们觉得遭受了背叛。

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夺回天皇,哪怕昔日有仇怨的大名守护,或者家主家督,也都放弃仇恨,共同讨伐明军。

土岐赖康作为顶尖势力之一,又是盟会发起者,很快就被众人推举为盟主。

虽然其中也有不忿者,一些人认为如果这次能够击败明军,打倒室町幕府,盟主很可能成为新的幕府将军。

但形势比人强。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