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玉灵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143章 灭日计划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143章 灭日计划(2 / 3)

“你爸挺有民族气节的,那你为什么还要去小鬼子那?”

“我当时迷上了画漫画,想去学习一下,回来拯救日益衰退的国漫。”

“你确定?”

季赫狐疑道:“怕不是想去体验一下当地特色?”

“我是那种人吗?”

朱云峰正气凛然道:“真是想去学习一下漫画经验,就算去体验,那也是批判性地体验,而且不是没去吗?”

“噫。”

季赫嘘了他一口,随后又道:“说起小鬼子,该干他们了吧。”

“你船的问题搞定了?”

提起这个,朱云峰勉强来了点兴趣。现在唯一能让他稍微能提起点精神的,也就只有灭掉小鬼子,以及想看看后面石碑的世界是什么世界了。

万一不是后面的大明朝,而是别的世界呢?

只是介于大朱棣的永乐朝情况,朱云峰也不敢轻易开启下一个世界的传送门。

一来开启传送门需要用大量的电力。

上次开永乐朝,那是刚好老朱去现代陪马皇后做肿瘤切除手术,朱云峰则在大明这边,帮助朱标一起除掉胡惟庸。

这中间足足一个多月的时间传送门没有开启,一直在用工业电充电,才把第二个世界给轰开。

洪武朝这边发展需要大量现代物资,一天都停不得,因此一直没时间开启。

二来也是枪械发展不如人意。

虽说已经搞出了拉栓式步枪,但探索其它世界不可能带很多人,拉栓式步枪威力还是远逊色于自动步枪。

如果能多搞点自动步枪以及子弹的话,那么在探索其它世界的时候,也就更有把握。

至少万一传到了明末,一个盗匪、官兵、流寇、军队横行霸道,普通百姓被肆意杀戮的世界,也有保命的筹码。

眼下ak其实也一直在做,分出一台冲压机进行专门制作,用于给朱元璋和朱标的亲卫队用,但效率太慢,到目前为止也就二百多把。

虽说二百多把ak够用了,但这种东西谁希望少呢?更何况枪多点,子弹也能带多点,安全性也更高点嘛。

所以目前等大明这边准备充足之后,朱云峰才会考虑开下一个世界。

而在此之前。

灭了小鬼子,是朱云峰的最大目标。

“还没呢。”

季赫摇摇头道:“我之前去造船厂看了一下,工匠还在摸索阶段,不知道明年能不能行。”

“那你急什么?”

朱云峰无语道:“想灭小日本,就两条路。一条走远洋海路,另外一条走朝鲜对马岛。老祖宗那边连辽东还没平定,更别说南下朝鲜,走海路你不知道有多危险。”

“多危险?”

“遣唐使你知道吧?”

“知道。”

“总共派了十九批,只有十三批到,全军覆没率为30%。而且就算到了的也不一定完整,派出去可能有四五艘船,几百号人,到的时候只剩下一两艘,沉船率在40%以上。”

“那确实挺危险,我听说宋代已经与五六十个国家进行海洋贸易,合着他们是把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出海?”

季赫睁大了眼睛,这才知道古代远洋危险性有多大。

朱云峰笑道:“那倒不至于,宋代和明清与南洋、中亚、西亚、非洲、欧洲等地贸易,不是横跨大洋,而是沿着海岸线走,沿途都有补给和陆地,比较安全一点。日本那边主要是横跨东海,海风比较大,又没有陆地和补给,在海上一飘就是一两个月,遇到危险的概率就会大很多。而且日本的船只技术水平也低,换了我们的船安全性会稍微高点。”

“当然.”

末了他又补充一句道:“也高不了太多,毕竟是用木船横渡海洋,风险肯定也是有的,鉴真六次东渡,真正出海三次,两次被风吹得差点丧命,第三次随行船只也触礁、失散,还有蒙古征日本,同样被台风折腾得够呛。”

从唐朝起,中日交流还是非常频繁。日本在贸易、文化、教育、科技等多方面都在向中华文明学习。

但毕竟跨海风险很高,因此交流虽然频繁,却不像朝鲜那样使者往来保持紧密。

最主要的因素还是那句话——海上离得远,又危险。

除了大量失地农民被迫沦为倭寇,冒着风险跑到东南沿海来劫掠以外,双方民间交流少得可怜。

“嗯,我还是加紧我的铁甲舰计划吧。反正现在已经有了钢铁,各种焊接设备都齐全,工匠也培养得足够,发动机也有。”

季赫点点头道:“只要把铁甲舰打出来,不奢求几万吨大驱,整几艘五百吨排水量就够灭了小日子了。”

“加油呗!”

朱云峰摸了摸皮皮的狗头道:“等铁甲舰出来,咱们也给他们来一个黑船事件,把八嘎们变成挖金山银山的奴隶,佐渡金山和石见银矿的储备还是相当大的。”

“哟西。”

季赫家乡话冒出来,眼睛都在发光。

正在这个时候,乾清宫里面朱棣探出脑袋道:“出大事了。”

“什么事?”

朱云峰扭过头,一头雾水。

朱棣乐呵呵道:“父亲一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