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玉灵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87章 谁让他进内朝的?赶出去!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7章 谁让他进内朝的?赶出去!(2 / 4)

日寇是这样。

老朱的事迹说白了,同样也是民族解放。

但这样会不会太极端了点?

虽然现在蒙元本来就是敌人,双方在大明边境线上正在进行“友好”的物理交流。

然而以前老朱并没有进行这方面的宣传活动。

只是军事敌对而已。

在政治上甚至承认元朝是正统。

要真这么搞的话好像有点不太合适啊。

唉。

自己明明是个保守派来着。

“吴王,朕叫你,你没听到吗?”

朱元璋看他在那发呆,有点生气地喊道。

“哦。”

朱云峰想了想道:“我唔.臣觉得南北分裂,都是因为金国女真人,元朝蒙古人奴役汉人,特别是北方汉人所致。”

“他们将南北汉人区分开来,重用一些汉奸,大肆宣传南方汉人是卑贱的奴隶。”

“元朝时期还将南人列为四等人,故意把北方汉人与南方汉人区分开来,其心之险恶,用心之恶毒,令人发指。”

“而且蒙古人攻打金朝和宋朝的时候,屠戮的汉人数以百万千万计,屠四川的时候成都骸骨140万,原来四川有1300万人,屠杀过后只剩下60万。”

“除此之外陕南之战,军民全屠。徐州之战,军民全屠。杭州之战,军民全屠。汝南之战,军民全屠。常州之战,军民全屠。”

“这些都是血与泪的历史,历史不容遗忘。”

“陛下当祭祀大宋君臣,再让各地县令组织百姓上街摇旗呐喊,痛斥蒙古人和金国女真人的恶劣行径,告知百姓是陛下将他们从水火当中拯救出来。”

“接着陛下再宣布,要北伐蒙元,必然举国士气高涨,到时候打它几个大胜仗,干掉一些蒙古人。”

说话间他还比划了一下手势,右手做刀状下劈道:“如此将汉胡区分,告诉天下汉人我们的敌人是谁,激起汉人同仇敌忾,南北隔阂自然瓦解。”

后世人常看到满清和日寇的残暴,却少有人提及蒙元攻灭南宋的时候,屠杀了多少南宋汉人。

据统计,如果不算北方金国治下的汉人,蒙宋战争屠了数百万之多。如果算上北方金国治下的汉人,这个数字大概在两千来万的样子。

那为什么少有人提及呢?

因为蒙古人与汉人之间的仇恨结清了。

朱元璋和朱棣结的。

朱元璋九次北伐,朱棣五征漠北,杀得蒙古人尸横遍野,抱头鼠窜,王庭都灭了,被迫往西逃遁,换来苟延残喘。

所以本质上来说,双方恩怨已了。

而满清、日寇与汉人之间,缺乏一次像样的清算,这才导致后世人更在意满清与日寇。

但现在还没结清呢。

在金山、捕鱼儿海这两次大战役重创蒙元之前,蒙元的残余势力还很强大,多次袭扰大明边境。

甚至在和林之战、称海之战当中,王保保以诱敌深入之计,大败徐达、蓝玉和李文忠,使得大明“自是明兵希出塞矣”。

因而目前大明和蒙元之间的敌对非常严重,双方军事交战不胜枚举,在宣传上将民族南北对立的内部矛盾,转移成对蒙元的外部矛盾,并不是一件坏事。

然而即便如此,也让人震惊。

内阁会议里,吏部尚书偰斯目瞪口呆。

自己可是蒙古人啊。

你要把蒙古人树为仇人,当着我的面好吗?

虽然大明本身就把蒙古人当仇人。

但至少不这么明显。

好歹给自己留点颜面啊。

不只是他。

其余诸多大臣和大学士,也都一个个跟看怪物似的看着朱云峰。

这位吴王殿下,好像有点过于激进了。

“诸位以为如何?”

朱元璋开口问道。

吴伯宗连忙说道:“陛下,不可!”

“为何?”

“今大明元人众多,且云南尚未归附,此举恐元人心惶,以至叛乱四起。”

“不错。”

兵部尚书刘崧也说道:“现今陛下好不容易平定天下,全国安宁,若是再起纷争,再勾结北方与云南元人,怕是国家动荡。”“你们呢?”

朱元璋又看向众人。

有人沉默,也有人反对,赞成者倒是寥寥无几。

其中还有人说:“汉人海纳百川,包容天下,元人也并非不能为我大明子民,况且偰尚书在侧,这怕是有些不妥。”

“此言差矣。”

朱云峰马上说道:“孔子曰,裔不谋夏,夷不乱华。陛下也说,胡元入主中国,夷狄腥膻,污染华夏,学校废驰,人纪荡然。”

“这里的夷狄指的是什么?是指那些没有礼教、法制的蛮夷。”

“他们只知道烧杀抢掠,无恶不作,宛如禽兽。”

“五胡乱华如此,金人南侵如此,蒙人南侵同样如此。”

“这些人才是夷狄!”

“如果是学习了中华之文明的胡人,那他还是胡人吗?”

“在我看来,所谓华夷大防,防的是以夏变夷,而不是以夷变夏。”

“偰尚书虽然是蒙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