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玉灵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84章 那就试试父亲的刀锋利否!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84章 那就试试父亲的刀锋利否!(1 / 3)

第84章 那就试试父亲的刀锋利否!

阳春三月暖风吹拂,皇庄的稻田随风轻摇。

朱云峰和朱标坐在凉棚里,畅谈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与遐想。

“仔细想想,后世人说的没错,父亲眼界格局确实小了些,若是不兑换宝钞,对大明百姓伤害何其之大。”

朱标用毛巾擦了擦脚上的泥巴,等伺候的宫女走开后,穿上鞋说道:“眼下虽然确实要付出许多代价,但朝廷的信誉得以保存,民心方能归附。”

“太伯爷在大是大非的问题上还是有自己的见底,这确实是寸步不让的事情,大明最重要的是保证国家信誉,不然以后寸步难行啊。”

朱云峰蛐蛐朱元璋道:“说到底老祖宗其实更适合拿刀子砍人,他一个农民懂个锤子怎么当皇帝。这种国家发展的问题,还是得交由有远见的人才行,比如太伯爷您。”

“你这话说的,还有你嘛。”

朱标嘴角含笑,虽说议论的是他父亲,但不得不说的是,对于他父亲的政策安排,确实不敢苟同。

“我就赚点小钱钱就行。”

朱云峰嬉皮笑脸地道。

说到底,这废除宝钞制度涉及到的是他的钱袋子。

金银兑换,大明这边兑得多,他才赚得多。

要是不换宝钞的话,哪还需要银币?

所以对朱云峰来说,换宝钞是一件好事。

对大明百姓来说,也是件好事。

对整个大明朝廷来说,短时间内是坏事,但长远来看更是好处无穷。

别看大量的宝钞兑换,需要老朱将所有得到的金子,以及现有的白银全部拿出去换成黄金,兑成银币回来。

再把这些银币换成跟废纸没什么区别的宝钞,导致国库在很长一段时间将严重缺钱。

然而宝钞换成银币之后,通货膨胀就会迅速消弭。

民间贸易热忱也极速高涨。

换来的是商品流通,经济发展,之后丝绸、瓷器、茶叶等传统产业会很快恢复。

虽然这个时期欧洲正处于鼠疫大爆发时期,航海时代尚未开始,往欧洲去做贸易并不是一个好选择。

但本身明初商品经济还未恢复,内循环自己都不足,何况亚洲地区,日本、朝鲜、东南亚,都是可以贸易的好地方,产金区多的是。

所以现在换宝钞对朝廷的国库确实会造成很大影响。

可十几年,二十几年后,大明的经济发展将会达到一个前所未有的高度。

因而目光如果放长远点,那就是功在十年后的大好制度。

“那你认为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兑换?”

朱标又问。

“现在肯定不行,我的产能没那么大,将近十亿的兑换量太恐怖了,老爷子真是,这么疯狂印钱。”

朱云峰摇摇头道:“我算了一下,以现在的工业能力,搞大点每个月几千吨,甚至几万吨都能做,但你知道我们国家一年的白银产量是多少吗?”

“多少?”

“根据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前年是1.63万吨,大前年是2.68万吨。”

“这算是多还是少?”

朱标对这个东西没什么太大的概念。

他不清楚别的国家产量。

“算多的了,现在白银主要用于电子、化工和医药等行业,首饰方面渐渐被珠宝、钻石、黄金取代,消耗的白银很少,所以白银储备再大,也很少有人会主动去开采,往往都是冶炼其它矿产时候分离出来的副产品。”

朱云峰说道:“我们作为工业大国,本国的白银产量完全足够,所以每年都会大量出口白银,即便是进口也是进口白银粉,通过加工变成高纯度白银产品出口出去,这意味着什么你知道吗?”

“意味着什么?”

“意味着我国目前的白银完全满足不了大明的需求。”

朱云峰说道:“我们一年进出口才几千吨白银,4000吨白银相当于大明1.07亿两,要想弥补老祖宗大量印钞带来的后遗症,至少得要个56亿两吧,那就得2万吨以上。

“我们那么大体量的国家一年产能才那么点呢,大部分白银都要用于工业,如果把那么多白银都弄过来,我国就会出现白银缺口。”

他指出关键问题道:“而且一克7块钱,一吨就要700多万,4000吨白银,相当于280亿我们那的钱,这么恐怖的贸易量,一定会引起国家的关注。”

严格来说,我国白银产量并不算低,在全世界能排在第一。

有色金属工业协会的数据有两部分,一部分是矿业开采量,每年约40006000吨左右。

另外一份则是工业副产品。

得益于我国夸张的工业能力,通过铝、铜、铅等矿产冶炼,一年光白银副产品都能达到一万多吨。

基本上一年产出,两万多吨,相当于7亿多两白银。

而据说清朝从明朝那继承了大量白银,又继续贸易,到晚晴的时候全国白银储备为4.9万吨,差不多是13亿两左右。

刚好是清朝各种条约赔出去的银子总和。

也就是说,我国现代的两年的白银产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