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章 朱元璋又失踪了
2025年的跨年会,橘子洲头放起了烟。
朱元璋与手术后的马皇后站在江边看着夜晚的风景,那烟盛世,令人陶醉。
跟长沙比起来,即便是大明首都金陵城,热闹繁华逊色万倍不止。
不仅仅在于人口,还在于这样的发展,这样的举世壮阔。
毕竟橘子洲头放烟的时候,附近来看烟火盛会的人,就已经远远超过了金陵城目前的人口。
去年十二月底,马皇后的手术很成功,脑子里的肿瘤被成功摘除,身体得到了康复。
只是刚刚结束手术,不能到处乱跑,因而暂时留院恢复,休养一段身体才行。
趁着这段难得的时光,朱元璋陪着马皇后休息了数日,等到年底的时候才带着她和孙子出去走走,恰好跨年,凑了凑热闹。
事实上这个时候在大明那边才刚进十二月,因为大明那边用的是农历,现代这边是阳历,有一个月历差。
所以眼下其实就是朱云峰去大明那边没多久,才十多天而已。马皇后这边就已经动了手术,还得再过二十多天,才是胡惟庸伏法的时候。
“现代的烟真美,还有无人机表演,不知道什么时候我大明也有无人机。”
看到橘子洲头盛景,朱元璋赞不绝口。
这段时间他对于现代的世界也已经了解得越来越多,也知道现在的战争,无人机渐渐已经变成主流。
“到时候买点过去玩玩嘛。”
季赫笑道。
“嗯,这事你来办。”
朱元璋想到自己能在下面操纵无人机,俯瞰整个金陵城,就有点心痒痒。
要是在战场上有这东西,仗还不是想怎么打就怎么打?
“重八,你看。”
脑袋上还缠着纱布的马皇后指着远处大楼笑道:“那上面还有字呢。”
朱元璋看过去,上面写着“国泰民安,天下太平”,不由得露出了一个既欣慰,又羡慕的笑。
欣慰的是后世泱泱中华,即便跌入过泥沼,却也终究自己站了起来。
羡慕的是自己大明还在泥坑里,虽然已经爬了起来,从蛮夷的手中夺回了自己的汉人江山,可国贫民困,何时才能盛世啊。
想到这里,他一时感叹道:“中华盛世,当是如此,若我生在这盛世,又怎么愿再回到那般饥饿困顿之中呢。奈何我是大明的皇帝,大明六千万百姓系于我身。”
季赫挠挠头,试探性问道:“老祖宗,您说真的?”
“那不然呢?”
朱元璋回过头,没好气地看了他一眼道:“你以为我在虚情假意?你若真经历过我年少时的场景,就不会觉得我在说假话了。况且说句难听点的话,你知道你身上这二百斤肉在元末时是什么吗?”
“额”
季赫其实知道是什么,但还是配合地问道:“是什么?”
“一锅汤罢了。”
朱元璋淡淡地说道:“一场大旱,一场洪涝,随即便是瘟疫,赤地千里没有人烟,活人找不到吃的,啃树皮,吃观音土,易子而食。我为帝皇后,常看古籍,史书记载,轻飘飘一句岁大饥,人相食,又怎么能比得上我亲眼见到的那般残酷恐怖。纵使我已是皇帝,再回想那些年的经历,亦是只觉得不堪回首,那煮在锅里的人肉汤味,仿佛都历历在目。”
说着他上下打量了一番季赫,语重心长地说道:“你们生活在现代是幸运的,不用经历我们那时候经历过的事。可你们总以为我只在乎权力,哪里知道我的苦,若我死,大明江山不得存,天下又该是什么模样,又有多少人死去?”
朱云峰当着朱棣的面,几次说过朱元璋只在乎权力,而朱棣是朱元璋派来的卧底,所以朱元璋知道自己那位后世子孙对他的评价。
可云峰却没有想过,自己若不在乎权力,大明又要死多少人?
自己若不好好维持住这支离破碎的江山,那天底下那么多百姓又该何去何从呢?
二十一家同入蜀,唯残一人出骆谷。
寄语行人休掩鼻,活人不及死人香。
若只顾着权力而失了福泽万民之心,那最终也只会失去权力。
因而朱元璋其实比谁都知道和平来之不易,为了这来之不易的和平,就得更造杀孽,防止那些心怀叵测之人败坏了好不容易稳固下来的大明江山。
听着朱元璋的话,季赫想到了一件事,摇摇头道:“其实我们也是最近二三十年才有现在的盛世,以前我们也过过苦日子。日寇侵我中华,恶行累累,两个月前一位大屠杀幸存者老兵才去世,我们永远不会忘记这段历史。”
“这事我知道。”
朱元璋轻声说道:“现代你们所经历的,只能靠你们以后自己去让他们偿还,我能做的,就是收收息钱。当年我曾派出使者让东瀛归顺,他们却杀了我的使者,也就是如今大明刚刚稳固,国贫民弱,尚不能出海远征,否则我必定挥师东进。不过如今倒也无需忧愁,待我大明强盛后,自会踏平东瀛。”
“砰砰砰砰砰砰砰砰砰!”
天空的烟绚烂绽放,不远处湘江波涛滚滚流淌。
橘子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