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玉灵小说>其他类型>地窖里的朱元璋> 第63章 老朱让小朱帮大朱(求订阅)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63章 老朱让小朱帮大朱(求订阅)(2 / 3)

是鸡汤面,但就这么简简单单地煮肉加荷包蛋,味道都已经好极了。

朱元璋和朱棣都不怎么吃辣,把剁辣椒扒拉出来,就了点辣味也觉得不错,很快连汤都喝干净。

“今天有什么打算?”

打了个饱嗝,把筷子放在了碗上之后,朱元璋才问朱云峰道。

“下山买地咯,而且还得联系种子农药化肥经销商,老祖宗您算是运气到了,我找人问过了,买多少都没人管。”

朱云峰还没吃完,边吃边说道:“当然,太多了肯定也不行,太引起人注目了。但我租五千亩地,买个三四万亩的农药化肥种子应该没问题,之后您就找人接应吧。”

“嗯。”

朱元璋颇为满意地点点头道:“多久能做好?”

“前期几千亩试验田的物资一个月内肯定给您准备好,不会耽误明年您那边春耕进行试点,到明年下半年就能大量运作了。”

朱云峰说道:“我这边反正没什么问题,我觉得要不您还是担心一下您那边。”

“我那边?”

“是啊,古代农民靠天吃饭,长时间保持了惯性思维,会更在意祖上传下来的经验主义,新种子、化肥、农药他们没有亲自试过,不一定会接受。”“唔是这个道理,不过我自然也会想办法。”

“什么办法?”

“只要初期的试验田效果不错,我会派人去四处张贴告诉,广而告之。百姓看到真的能提高粮食产量,自然也会愿意如此。”

朱元璋沉吟说道。

朱云峰略微惊讶,他原本以为朱元璋会用强硬的手段推广,没想到居然会选择摆事实讲依据,这倒是出乎他的意料。

不过仔细想想,朱元璋嗜杀归嗜杀,但不是无脑嗜杀的人,他杀人都有逻辑。

包括在后期大杀淮西军功集团,都是为了给子孙铺路。

如果朱标没死的话,他大概率是不会选择以胡惟庸案和蓝玉案为突破口弄死那么多人。

因此这足以说明老朱做事有自己的考虑。

老朱作为放牛娃出身,祖上都是农民,自然明白农民的想法。

所以他清楚强硬手段推广只会适得其反,拿出真材实料广而告之百姓才是正道。

看来以前还是因为刻板印象而有点误会自家老祖宗了。

或许老祖宗目光确实没那么长远,但在做事上都有一套属于他自己的行为方式,特别还是农民这个他比较熟悉的阶级上。

“嗯,那就没什么问题了。”

朱云峰点点头道:“只要推广出去,就能增长粮食。我之前在网上下了五种土制炼化肥的办法,已经放在手机里了,到时候老祖宗可以安排各地官府帮忙推广。”

“行。”

朱元璋知道现代化肥的重要性,自然也在这方面很重视。

“农药就比较麻烦,除了农药以外,还要喷药器,我小时候见我爷爷用过,我家就有一个,但在大明怕是没办法普及。”

朱云峰想了想道:“一旦遇到虫害还是个大问题,我只能蚂蚁搬家一样往大明运,在这方面老祖宗您得做好心理准备,大明可能要很长一段时间才能有农药用。”

“无妨,按照你的想法来吧。”

朱元璋没有迫于太紧,他知道现代的东西他了解还是太少,专业的事情就交给专业的人去做。

“那行,我就下山去了。”

朱云峰吃完了面,收拾收拾准备走。

现在才不到七点钟,镇农业办根本没上班,可架不住他现在是重量级人物。

镇里已经安排了农业办主任跟他对接,一个电话打过去,主任别说在睡觉,就算是在和老婆生孩子,也得马上赶过来见他。

谁让他是县长都恭敬的大投资商呢?

“云峰,你觉得老五能取代老二坐镇西安?”

朱元璋忽然问道。

“你自己看看嘛。”

朱云峰拿出手机,搜了一下朱橚的资料,指着上面说道:“上面写着,朱橚有军事才能,只是得不到施展,虽然这是历史学家张海鹏先生的观点,我也不知道真假,毕竟朱橚一辈子也没施展过他的军事能力,但人家历史学家不可能无的放矢,应该是深入研究得出的结论,何况你不试试怎么知道朱橚有没有能力取代朱樉坐镇西安呢?”

“唔”

朱元璋思索片刻,说道:“也好,那就试试老五到底有没有这个能力,老二确实做得太过分了,禽兽不如,明日我就赐死他的次妃邓氏,召他回京圈禁。”

“看来太伯爷已经跟老祖宗说过这事了,老祖宗您也希望我来参与胡惟庸案?”

朱云峰有点无奈。

说句实话。

胡惟庸案他是真不想参与。

胡惟庸人是好是坏先不提,这种级别的大案,真是他一个现代普通小民能掺和进去的事情吗?

虽然他只是经办人,有朱元璋撑腰,胡惟庸想反扑威胁到他几乎不可能。

可问题是里头牵扯那么广,一个错误的决定,一个不经意的疏忽,一个没有考虑周全的想法,都有可能害到一些无辜的人枉死。

因此在这种情况下,他不太愿意贸然介入其中。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