起立之际,朱标与朱允熥父子二人,在众人瞩目下,缓步登台。
“臣等参见太子。”
“参见太孙。”
刚直起腰的文武官员,再次手持笏板跪地行礼。
朱标稳步向前,坐定交椅,淡然扫视着大殿:“诸位请起吧。”
朱标的声音,空灵而有力,在殿内回荡。
百官衣袍窸窣,依次起身。
此刻,朱允熥走向前,坐到了圆凳上。
朱标环视群臣,沉默片晌后,忽而轻笑。
“实不相瞒,圣上今天并无不适,只因觉得朝中事务并不繁重,特令本宫与众卿商讨国事,也让太孙借此机会多观察学习,为将来做准备。”
武将行列中,几声压抑不住的窃笑声悄然响起。
文官们面色则是一片凝重。
朝堂上,十官九空,昨天皇上连颁五道圣旨,怎可谓无大事?
宫廷这般态度,使得尚能在华盖殿站立的文官内心更添几分忐忑。
如今能留下的,谁都不愿重蹈那些失足者的覆辙。
朱标见四下静默,朗声道:“还有一桩事儿,得趁着大家都在,讲给大家听听。”
这话一出,文臣武将皆恭敬垂首。
“从今天起,所有国家大事的奏折,先送往文渊阁拟定处理意见,再呈进宫中。关乎国家根本的大事,就交给任亨泰、解缙、石伟毅三位来拟定方案。”
“军事方面的事宜,则由徐辉祖、蓝玉、沐英三位负责拟定。他们三人将晋升为武英殿大学士,参与文渊阁事务。同时,汤和与常升也将加封为武英殿大学士。”
“从今往后,皇上的旨意将直接传达至朝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