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2章问不出个所以然
严嵩已经垂垂老矣,很多事,严嵩看得分明,但对儿子嘛,一时也不知如何说。
“皇上春秋鼎盛,传位一事言之过早。“严嵩提醒严世蕃,别乱说话,看看嘉靖修仙的样子,没准真有可能长生不老。
如果嘉靖能够长生不老,所谓的传位一事更不需要考虑。严世蕃一听马上懂了,但,严世蕃思量的是朱福宁,“福宁公主到底是什么打算?”
“公主和裕王,是真正的不死不休,公主早做打算也是正常。“严嵩倒不认为朱福宁的心思有什么难猜的。
裕王那个德性,朱福宁从小就看不上他,如今长大,他还敢对朱福宁生出折辱的心思,朱福宁要是能容他,那就不是朱福宁。“皇上倒是许。"严世蕃提醒一句,毕竞这些事情但凡没有嘉靖的点头,朱福宁都不可能操作。
比起朱福宁,严世蕃自认为最需要在意的分明是嘉靖的态度。“你说呢?“严嵩一眼瞥过严世蕃,严世蕃聪明,这些年他看下来,看出什么了?
“我们以前是皇上手里顶顶好的一把刀,如今都比不上公主。公主做事比我们还要周全,我们的人损失惨重,徐阶的人也损失大半,最后得利的人是福宁公主。若非她只是一个公主,看她的部署,我都要以为她想将来登上那个位置。”严世蕃笑笑的说起朱福宁准备的种种,换人,换的都是自己。“以前总说宦官专政,那个时候宦官总揽大权,谁能想到有一天,宦官们竞然还能光明正大的当官。咱们这位公主用人才是真正用到极致。“严世蕃思及朱福宁杀掉那些贪官污吏后启用的人,东西厂的人,朱福宁用起来都没有含糊,想想都让人觉得不可思议。
严嵩耷拉了眼睛道:“你看公主这些年用的人用得不妙?”宦官又如何,皇帝能在朝廷用一个司礼监制约内阁,朱福宁在外头把各省各地都用上宦官,让他们踏实为百姓干事,也并非不能。严世蕃道:“妙,杀人震慑,用人以贤,皇上的手段她是几乎学了十成十,她比皇上还好,舍得放权。但凡她不是公主,爹,我都想跟着她干了。跟她做事的人,哪个不爽。远的不说,就说戚继光打蒙古,要兵给兵,要马给马,要武器给武器。和蒙古打一个空城计,把一城给毁了,御史参戚继光,她把事情投下,道是她的主意。”
长长一叹,严世蕃继续道:“比起皇上从来不明言旨意,总让我们猜,出事让别人顶着,像她这样能顶事的人,谁不想追随这样的人。”“你看看。"严嵩听着儿子的话,将一张纸条与严世蕃递来,严世蕃一脸不解,“谁的信?”
严嵩意示他自己看,别问。
好吧,严世蕃赶紧打开信一看,看清上面的内容,大惊失色,连忙追问严嵩:“爹,这?”
“看完再说。"严嵩意示严世蕃别着急说话,先把信里的内容看完再开口也不迟。
严世蕃一目十行,迅速看完,严嵩道:“我是没有多少日子可活了,到了我这个年纪,生死早就看淡。你不一样,你还年轻,我们严家,就我们家的情况,真要是让别人来,上台后第一个要清算的人一定是我们。我就想问问你,你怎么想?″
“这,这怎么可能?"严世蕃不可思议的脱口而出。“就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一但做好了,咱们从前犯下的事才有可能一笔勾销。“严嵩知道有很多事都是不可能做到,可是他们的情况也摆在眼前,不赌上一赌,怕是他们一家子的结果也早定。
严世蕃来回跺步,“爹,这是痴人说梦吧。”严嵩与严世蕃四目相对道:“做不做?”
别的话都不用说,直接说结果。
严世蕃知道,这是把他们家未来都放到他手里,做不做,在他一句话。沉思半响,严世蕃道:“做。再是痴人说梦的事,敢动这个心思,不过是一番筹谋而已,咱们家现在,进是死,退也是死。比起别个人,我倒想赌上一赌。”
“那就这么定了。“严嵩何尝不是同样的意思。严家,他是怎么铲除异己的,他知道。
严世蕃是怎么样张狂的,他也知道,无论换成谁,那些人说的能保他们严家的话,他是都不信。但这一位他信。
严世蕃重重点头,不再迟疑。
各地藩王收到进京的消息,都觉得不可思议,这确定不是在闹着玩?有儿子的嘉靖还要过继?
哎哟,这可是好事,他们一准要进京看看,没准能捡个漏。是的呢,捡漏,想想嘉靖何尝不是捡漏,从藩王变成一个皇帝,老朱家们的人除了造反外,也不是不能够捡一捡漏。在各路藩王都起程进京时,朱福宁是终于去见清风道长。大理寺卿侯简早想见一见清风道长,偏裕王府闹出的事,之前不知道让他不敢多问,知道之后,更不敢问了。
催促朱福宁,借他十个胆子他也是不敢。
侯简别的本事没有,察言观色总是有的。
朱福宁教训起裕王这个哥哥时,可是一点都没有口下留情,当然,手下也没有留情。
那对裕王都能不客气,别个人同样也是这样。“公主让贫道等候多时。"朱福宁领侯简往三清观去,清风道长满脸笑容,行着子午决之礼,看起来完全不受任何影响。对上清风道长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