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玉灵小说>女生耽美>潢井> 代序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代序(1 / 2)

「人差一点就做不了人,生命差一点就不能成其为生命,世界差一点就不能成其为世界。」多一分少一分,都成不了现在的自己。遇到过的真心,收获了的假意。时间漫长,生命往复。

是性格导致了经历,还是环境塑造了性格?如果选择重来,吸取人生的教训和经验,那「我」还能成为「我」么?当「白书疑」拔掉笔帽去经历「曾然」的一生的那个片刻,他就是「曾然」。是时空外的「曾然」。如果生命有定论,人生可以重来,那么站在终点的人该怎么审视自己这一生的过往呢?

我和本书的作者吴一庸是很多年的朋友了。我想这些话其实该由他本人来写更为合适。可是在今年四月十六号他却因病逝世了。他生前从未出版过任何作品。可是在他最后的时刻他却嘱咐我,要我保管他所有的文字和日记。但是因为今年西安的疫情却让他的遗言一再推后。再经过漫长的封城后,我去了一趟他的住所,才发现他给我的任务是多么琐碎。光是我从他抽屉里找到的序言,就有十几页A4纸,有手写的,有打印出来的。正文内容更是不用说了,几百页的草稿纸、打印纸含混在一起。终于我用了和他写作所用的差不多的时间,才终于在那一堆文字里摘出几段话作为他自己的开篇陈词。就算做他对本书的寄语吧。

“这故事就要写完了。我却停不下来。2019年,在这一年里我失去了所有,或者说我从来就没有拥有过。”

“就要完成了《潢井》改了又改,每一次都觉得总是不够完美,应该可以更好。这回决定就这样吧,如果要再改下去,那就真的是遥遥无期了。不知道为什么我总是喜欢对着白纸说说心里话,估计是胆小?也可能是因为我没什么朋友。只有在面对白纸的时候才会不觉得孤单。故事里的人物,他们就要走到大结局了。我又要回到那个只有自己的世界里了。”

“关于文章里的主角:曾然。她的故事,我怕是没有办法在继续了,实在是太苦了。她的一生太多无能为力了。白书疑的人设是一个背负了太多别人苦难的人。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都是我,同时也都与我无关。就要结束了其实是我应该要谢谢故事,谢谢故事里的每一个人物,是他们让我的生活有了色彩,是他们给了我活在这世界上的理由。还要谢谢我书架上的每一本书,它们都是来救我的。我害怕被人发现,每日躲在屋子里写字,点外卖害怕门口的送餐员,害怕手机的铃声,周围的一切事物都是我焦虑的诱因,只有钻进书本里,躲在文字后面我才会觉得稍稍地安心。在书里度过每一次的日出,迎来一次又一次的日落,唯有这样才不算虚度。如果这世界没有语言、没有书写、没有想象,那么我也就不会存在,早就离去了。”

“一个月的时间,我瞒着所有人,真正意义上的每一个人,钻进文字里。我曾很多次都想说说看,但是理智告诉我,母亲是不会同意的,父亲也不会高兴的。他们会害怕,害怕我疯了。害怕我成为一个废人,日日无所事事。更怕我会因为没钱吃法饿死。但是我知道,就算他们都不同意,我也不会放弃的,也没有办法放弃。……行文至此,我突然想起父亲总是喜欢叫我“废物点心”,说实话,我不是很喜欢这个玩笑。因为他说对了,我就是废物。一个彻头彻尾的废物。所以要我把这件事都放弃了,那就真的成了自我认同的自暴自弃的废物了。”

“八月三日,今天是我的生日,杭州夏日的夜晚微微闷热,看着桥面下回航的运沙船,在水面下画出一道长长的细线。是湿漉漉的空气,带着阵阵花香,我去散步的时候发现了一家书店,还好在这个我不喜欢的世界里,还有文字可写,有书可读。对我来说这就是最珍贵的礼物了。真的要感谢语言,感谢它给我一点点喘息的机会。只有在故事里,我才是自由的,可以自由的表达自己,可以对着无人的空气将给自己听,可以把内心深处最难以启齿的过往和阴翳都留给一页草纸。就在这一笔一画里,我找到了自己,开始原谅自己过去所犯下的那些错。不再一遍一遍的给自己定罪量刑。”

“小的时候,总是喜欢看书,看书上的图画,喜欢那些在书上鲜活的色彩就和文章中的曾然一样,沉迷于光线的变化。喜欢书店,日日抱着枕边的童话书,在文字里找错误,把一句话翻来覆去的组合拆解。和白书疑一样喜欢书店,喜欢书里纸张中特有的油墨的味道。家里的书架,一本一本,我捧着从一个屋子到另一个屋子。稿纸上也写满诗。最后却被妈妈说无用。因为一句简单的错过,就这样错过了二十多年。很难说,我的做法是否正确,也许痴傻。但是,我不想在与自己真正的热爱错失了。”

“其实现实生活里的一切对于我来说,都没有太大的所谓和要求,唯有写作这件事却一再确认,小心又小心,字迹要整齐,故事内容要充沛,语言描述要悠扬。字词标点不能有一点点错误。不断拓展阅读,张爱玲、余华、《夜航船》《诗经》、纳兰性德、《楚辞》、博尔赫斯、纪德、格罗斯曼、黑塞、斯温伯格、卡夫卡、三岛由纪夫、伍尔夫。每一个故事,每一位大师,都是我活下去的理由。唯一的理由。

没有了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