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玉灵小说>女生耽美>阳和启蛰,品物皆春> 殿选(上)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殿选(上)(2 / 3)

之一,因此,抽签的顺序有时也很重要。

六部长官每日日升对考生当面考核,日仄则要对各考生依依进行评述。三天时间面对近百人的考核对于考官而言也是极大的考验,越往后究竟是期待越大,还是失望更多,谁也说不准。

总体而言,殿选考验的不仅仅是考生本人的实力,还有几分考验运气。

三日的殿试结束,次日六部长官将统一意见,上报结果给皇帝,皇帝看后若是有想法便会在当天隐蔽地将考生叫来皇宫,亲自考察。

不过这是以前皇帝的习惯,自殷参即位后这一传统便消失了。在他看来,有这时间还不如同后宫佳人玩闹一番来的爽快,通常而言,殿选考核的结果他都全权交由六官决定。

只要皇帝没有异议,这殿选的结果也就确定了。

等到第二天,所有参与殿选的考生都将进宫面圣谢恩。

皇帝将会亲自宣布前十的考生,并授予官职。剩余考生不排名,不过可以在日后的履历写上大祈几几年入试殿选。

毕竟,能够一举殿选成功的都是凤毛麟角,更多人耗上几年、几十年甚至一辈子或许都没能够上殿选的资格。

祁历二月二,仲春卯之初。

一个风和丽日的好日子,亦是殿选举行的第一日。

每年新春伊始举行殿选,时间并不完全一致,相差不过几天。通过州举的考生往往刚过年关便要动身来到皇都,提前准备,前后一般都会在皇都待上一月左右,因此这段时间也算是皇都最热闹的时候之一。

要知道能够通过州举的考生,基本上都有家族依仗,是正儿八经的氏族子弟,出一趟远门自然是丫鬟小厮、书童侍卫齐备,舒舒服服来皇都等待殿选。

天子脚下,寸土寸金。部分考生家底丰厚,在皇都亦有房产。稍差些的,族内亦有人在朝为官,只需去亲戚家借住即可。

考虑到会有捉襟见肘的考生,十几年前,由管准牵头同户部一起修缮了一间驿站,候选期间提供三餐住宿,开销全免,专为不富裕的考生服务。可惜这驿站虽好,但能参加殿选的人中少有需要,常常空置,不过今年倒是有位登记入住的考生。

这一届殿选较往年有很大不同,消息灵通的考生,家里有长辈提点,早些时候便听说,除了六部的各位考官,前些日子新封的国师也将参与殿选。

不知出于什么心理,殷参今日竟然也来到大殿观看考核。应皇帝要求,玉婵娟今日没有隐匿身形,老实坐在皇帝安排的位置之上,认真翻看各位考生的履历和所作文章。

正在朝阳殿抽签的第一批考生,听闻圣上和国师都将在殿上观考,顿时倍感压力,更为紧张。

辰时一到,准时开考。

宦官喊号,考生进场。

“梁州茂氏、茂文才,州举第二名,入殿。”

玉婵娟循声望去,只见一位身着靛色长袍的青年抬步走进。青年神色沉着,先向皇帝和国师请安,而后一一拜见考官,仪态端庄,从容不迫。

待这茂文才问安完毕,由管准招手示意,一旁的吏官便准备开始记录,这考核便开始了。

考生在参加州举时,会一连考上七天。前六天的考题由六部长官统一编制,内容从官制到典礼、财税到工程、刑法到军政均有涉猎,考题深浅程度不一。第七天的考核则由各州布政使出题,题目与各州州情相关。

基于考生在州举时每门科考的成绩,殿选之时每位考生只会由三位长官发问。

这茂文才熟读法典,熟谙礼制,春官大宗伯和秋官大司寇都比较满意,便由他二人先行考问。

春官大宗伯裴矩身量不高慈眉善目,已是花甲之年,是在任的官吏中年龄最长者,苦于后继无人,只能一直在大宗伯之位,无法安心还乡。

秋官大司寇耿光启还未满五十,平常总是面容严肃,看起来有些不近人情,但是掌刑、判案最为拿手,政绩卓然,一路升官。耿光启当上大司寇也就是这五六年的时间,参与殿选的次数是所有考官之中最少的。

这二人各问一题,茂文才不慌不乱答得头头是道,但细细听来说得都是些规规矩矩的老生常谈,只能说是无功无过。

裴矩、耿光启问完,管准便问上最后一题,是问对于免费提供给考生的驿站如何看法。

严格来说,这不在吏部长官考量范围,茂文才显然也没有预料到管准此题,回话不如之前流畅,但还是给了个中规中矩的看法,大致意思是说此举有利有弊,仍有可改进之处。

皆是泛泛而谈,管准不是很满意,其余二人也没有再问的打算,无人要添茶。

殿选考核时本无需皇帝出席,今日殷参虽在大殿观考,显然也没有要亲自问话的打算,只是安静地坐在龙椅之上,保持皇帝的威严。

玉婵娟秉持学习的心态观考,自然也无话可问。

如此,对这梁州举试第二茂文才的考问便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