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来,170的女孩子蹲下去也那么低。可是,160女孩蹲下也够得着啊?你说神奇不神奇?吴孝祖觉得,这绝对是史上最奇妙的发现。 在卫生间解决了一下卫生问题,吴孝祖神清气爽的走了出来,随手从古天托盘上拿过一杯牛奶。此刻,王仙仙还在里边漱……第五遍口。 “祖哥” 罗东咬着西多士,随手把报纸递给吴孝祖。 看了看牛奶,吴孝祖又放下,选择了一杯咖啡。 “开创电影叙事时代的一部经典之作!让人捧腹大笑间感受到人生无常的天才影片!《一个字头的诞生》本年度最优秀的电影!”《明报》。 看到报纸的时候,吴孝祖都有点诧异。没想到竟然是《明报》,看看撰稿人,赫然写着:卢燕桦。 “一部好的电影作品是拥有灵活的!《一个字头的诞生》一定是今年最有灵魂和内涵的电影。 从电影开场,你就会看到不同于其他电影的那种视觉冲击感!导演用大全景开创性的镜头描绘出了一个世界的开端。 看到这部电影,你才会知道原来世界上还有如此迷人的电影镜头风格。随便一帧的画面,都足以成为一张极具画面感的视觉享受,这是一部改变电影语言的作品,兼具娱乐与内涵属性……” 卢燕桦整篇文章实力吹捧,吴孝祖一边喝咖啡一边阅读的时候,心中那叫一个舒坦。 恨不得王仙仙的姨妈巾不翼而飞! “喜、怒、忧、思、悲、恐、惊!一部旷世之作《一个字头的诞生》!”《星岛日报》。 吴孝祖又拿起另外一张报纸,翻到娱乐版面,入眼就是左侧版面上黑色宋体大字。这篇文章比卢燕桦还夸张,直接把吴孝祖堪比黑泽明。 “港岛黑泽明!也许吴孝祖导演还未有电影大师黑泽明的实力与名声。但他的镜头已经具备了挑战大师的资格!这是一位具备创新精神和人文关怀的新人导演。 尽管上一部电影被某些人抵制下档,但这并没有击碎这位导演的脊梁。他不但没有气馁,反而携带着一部旷世之作出现在世人面前……呜呼哀哉!港岛电影新浪潮并未止步不前,这部作品足够改变电影语言……”《星岛日报》方保罗。 “蒋生,这个方保罗你花了几多钞票?” 吴孝祖随手卷起报纸,失笑不已,“这个家伙吹捧的也太明显了。你找枪手最起码也要低调一些,这很容易拉仇恨啊……” “钞票就有花,但例行公事而已。这个家伙全港有名的评论人,我哪里能让人家给我做枪手,你真以为我是金庸?可以找倪哐捉刀代笔?” 蒋志强用纸巾拭了拭嘴角,郁闷道,“昨晚你喝到伶仃大醉,我哪里能免俗?我第一次早上起来见到这么多男人和我睡在一起……” 吴孝祖自然做不到秀才不出门,全知天下事。他不知道,报纸上的报道只是凤毛菱角,这些影评人一窝蜂的上来吹捧既有红包效果,亦也是因为吴孝祖这部电影真的挠住了他们的爽点。 再加上一些影评人的力捧,《一个字头的诞生》口碑持续升温已经是不可阻挡的事情了。 70、80年代,港人习惯早间阅读报纸。每日印刷发行的中英文报纸,日发行总量在160万-200万份之间。如果按港岛统计人口算,每三个人就有一个人在读报。 《东方日报》、《明报》、《星岛日报》、《成报》、《新报》、《文汇报》、《大公报》等等这些销量颇高的报纸在港岛的地位和影响力,不是后世报纸已经死亡时代的人可以想象的到的。 发行量在10万份的报纸,在港岛就属于大报了。不少报纸的娱乐版面上都或多或少的出现了关于《一个字头的诞生》的方块字。 虽然不全是浓眉重彩的影评,但一两句话也表明了这部电影受到了媒体界的认可。 蒋二少没这么大的能力,钱撒出去,但小报居多。《东方日报》、《香江虎报》等等这些报纸倒好说,但其他一些报纸却并非一点点小利就能驱动。 这里边有何缘故,吴孝祖不知。但感觉自己这一次似乎被当“炮”了。中间搭台子这个炮架他不清楚到底是谁,也就不知道对方的目的是什么! 这个炮当的是不明不白。 但这不妨碍《一个字头的诞生》这部电影的口碑升温,电影的口碑在这个年代有些时候真的是代表了票房!所以不管是邱立涛还是蒋志强看到报纸的时候,都有一种被幸福砸晕了头的感觉。 特意跑到街上买了六七份不同的报纸回来。 “苋姐,你的牛奶!”古天献殷勤的把一杯牛奶递上去,“还温着!” “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