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场的人没有不陪着抹眼泪的。
都道一声,人间自有真情在啊!
因为李永泰是假借知府大人名义要把李秀琴送临城去,所以,李秀琴回来后歇了三日没做豆福。
她其实也没闲着,泡了十斤豆子,做了五十斤豆福,给李永泰家送过去。
当天中午也没走,就着李家的厨房给李红英做了一桌豆福宴。
麻辣豆福,鱼香豆福,豆福蔬菜盅,南瓜豆福羹,小葱拌豆福,吃得李红英连连喊,好吃好吃,我吃撑了,真吃撑了……
惹得李永泰笑嗔,“你又不是小孩儿,吃饭不知道饥饱啊?”
“那还不是婶子做的菜太好吃了?!”
李红英亲热地挽着李秀琴的胳膊,把头靠在她肩头,说,婶子,您做菜的口味跟我母亲一样,都是那么好吃,真的,我母亲在世时,也爱做菜给我们吃,我们都喜欢吃……
说着说着,她眼圈红了。
李永泰眼底掠过一抹疼惜。
李秀琴捏捏李红英的鼻子,说,你不知道吧,我啊就是你母亲派来的,她说,她家有个吃饭不知道饥饱的幺姑娘,长得好看,性子又好,总招人疼的,让我替她好生照顾你呢!
“真的吗?婶子,我母亲真的那么说了吗?”
李红英双眼泛起水光,情绪激动。
“嗯,以后只要你在李家庄,我就天天来做菜给你吃!”
“婶子,你真太好了。”
“你记住,不管你母亲到了哪里,她都会默默地守着你,你永远都是她心头的牵挂!”
娘俩相互依偎着,说了一下午的悄悄话。
转天,李红英就欢欢喜喜地跟李永泰说,大哥,今天我要随你一起到镇上去。
“你不是不喜欢出去逛吗?”
自从丈夫过世后,李红英就一直郁郁寡欢地宅在家里,再不肯去逛街了。
“我要去镇上的布店瞧瞧,选几块料子给婶子做衣裳,婶子可是母亲派来的,我对婶子好,母亲也会知道的,对吧,哥?”
嗯,对。
李永泰看着最疼爱的小妹妹脸上露出的笑容,他忽然就很认同张泉的话,他说李秀琴真是个很神奇的女人,只要她出现的地方都会有新气象发生!
没做豆福的第二日,王氏的哥哥来了,说他母亲思女成疾,让他来接妹子回去探望。
“既然亲家母病了,就让老三陪着王氏一起回去吧,老大媳妇,你准备点礼品给他们带上。”
卢氏应声去准备了。
王家大哥表情有点不自然,讷讷道,“妹夫忙着地里的活计,不用麻烦跟去的。”
“娘,眼下正是忙地里活儿的时候,三郎走不开。我先自己回去看看,若母亲病重,再捎信儿让三郎去……”
王氏一番话说的倒也在情在理。
“那也行吧!”
李秀琴见王家兄妹俩都不想老三跟去,那就不去呗!她一番好意,旁人不要,难道她还要三儿上杆子去热脸贴冷屁、股?
本来要留王家兄吃完午饭再走,但人家兄妹俩都说了,惦记着家里的老母病情,饭是吃不下的。
那也好吧。
都随你们。
目送王家兄妹出村,李秀琴把小五叫了过来,在他耳边低低地说了几句,小五点点头,抓了一个斗笠戴在头上,挎着小篮子,拿了挖菜工具出门了。
“娘,吃饭的点儿,五弟去哪儿啊?”
卢氏忙问。
“他不饿,进山挖野菜去了。”
王氏的娘家是在山里,从李家庄出去,要走一段崎岖的山路,那段山路两边长了不少野菜。
一个多时辰后,小五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