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己的无限可能,这才不负天地生养之德。”
从一国一家的治理来看,每一士兵,每一官吏,每一妇孺老弱,不论是贵族或是寒门,都是我大胤的子民。我大胤,将赐予万民安康繁荣,而每一位子民,亦应当回报大胤以忠诚。打一场仗,织一匹布,种一粒谷,或遵守法纪,或安养长幼,君子忠信孝悌,妇人恭谨柔顺,各自发挥各自的价值,共同创造大胤的繁荣安乐,唯此,才能泽被大胤之福泽。”
他顿一顿,最后结论道:“又怎可轻易评论无用,更教民以无用呢?于治国而言,此种言论乃是大谬!“
老学究开始面带微笑,而逐渐脸色变得严肃而恭顺。
待太子讲完,他立刻拱手言道:“太子殿下此言,颇见人君之德。顿开老朽茅塞,我大胤有此储君,实乃万民之幸!”
众皇亲贵族少年们,也跟着拱手齐声喝道:“我大胤有此储君,实乃万民之幸!”
太子明昭向四方微微颔首:“先生谬赞,各位承让,在下此为一时之言,也请先生和各位同学不吝指教。”
明华公主挤眉弄眼用胳膊肘碰碰旁边那桌的少年:“明伦,你呢?你快说。”
那唤作明伦的少年,乃是当朝第三皇子,是淑妃所出,与太子的生时只差数日,但他生来就沉默寡言,衣着朴实不喜金玉,气质也略显拙钝,与其太子兄长的风雅之姿相去甚远。
现下他轻轻推开公主的手臂,摇摇头,便抬头仰望太子,再看看老学究。静静等待接下来的课程。
谁知老学究回到学案之侧,竟捋捋白须,指指窗外:“你们看这正是暮春之时,鹿林苑里花繁叶茂,正是春光如画,今日大家便自去赏春吧!……明日每人……”
学塾里只听轰地一声,各位皇子贵女一哄而散,各自潦草行完礼便各自争先恐后朝外奔去。
一瞬间学塾里只剩下太子明昭、三皇子明伦,以及平成王家的小县主明娴娴。
三位跟学究面面相觑。
老学究这个时候才把最后一句话讲完:“明日每人各呈一首赏春诗为今日作业。”
说完他自己便笑了。
虽然皇上御赐了戒尺,授予他惩戒教训之职,但这些皇子贵女哪是他一个太学里的老学究能管得了的。终归是睁一眼闭一眼。真能稳定认真上交作业的,也无非是眼前这三位学生罢了。
堂上的三位学生恭恭敬敬听完,一齐鞠躬长长的唱“诺——”,向学究行弟子礼,以答谢教授之德,今日的课程便正式结束。
正在此时,外面扑通一声。
然后就听见数声女子的尖声惊叫:“施施落水了!哎呀!”
老学究和明昭等人闻言赶快冲出门去,只见大公主和三公主为首的几个女孩子,一脸焦急的站在廊下,叽叽喳喳的喊着“这可怎么办呀?”“她怎么这么不小心?!”“她本来就是个呆子!”“这下她就要死了吧?”“真可怜!”她们双手纷纷激动的绞着帕子,却没一个人有想要沾湿一根手指,更没有人去喊人救人。
拨开这群女孩子,只见门外的浅浅溪水里,一名少女扑腾其中,挣扎,呛水,艰难的将手伸出水面,又瞬间沉落下去,来不及呼救,只见水花乱溅,乱溅,然后水花竟渐有平息之态。
太子明昭抬头四望,便向不远处的侍卫招手,不远处的侍卫闻言赶快行来。
说时迟那时快,一枚身影“扑通”一声跳进了水里,待大家定睛看时,三皇子明伦已经从浅水里站起,一手托住将近昏阙的少女,一边往岸边艰难行去。那侍卫此时刚好行到岸边,正好搭把手,帮三皇子明伦把昏迷的少女接应上岸去。
太子明昭踱步过了小桥,弯腰去看草地上昏迷吐水的少女。三皇子检查了少女的口鼻和瞳孔,淡淡的说了句:“死不了。”便把少女翻过来,面朝草地,然后重重拍了拍她的背,接着他甩甩湿透的衣袖,带着小厮扬长而去。
明华公主带着一群女孩子迤迤然而来,拉长声音说:“哦——死——不——了啊!”“那我便放心了。要不然,我还不知道怎么向皇后娘娘交代呢!”
一群女孩子又笑成一团。
“既然没事了,那老师教我们去赏春,我们便去赏春啦!”
一大群莺莺燕燕花枝招展的女孩子,飘然而来,又飘然而去了。
草地上趴着的少女,初时喘着粗气,接着大声咳嗽,然后开始大口大口吐水。
吐了半晌水,少女终于缓缓睁开了眼睛,勉力支起了上半身。
眼前映入的是高高在上的太子的脸庞。
“这是?太子?”周施施的眼神终于聚焦。
那一张俊美又高贵的脸,非常陌生又非常熟悉,不知道为什么,周施施的心里突然浮现一些仿佛属于她又仿佛不属于她的记忆。
是了,他是太子,是皇后娘娘的儿子,是皇帝的嫡长子,是整个大胤的未来储君。
大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