苦笑道:“东主曾经说过想要打破王朝轮回的宿命,看来确实只有颠覆性的改革跟观念,才能做到这一点。” “属下不知道东主这种坚持最终是对是错,但终究是提供了一条前人从未走过的道路,总归要去身体力行才能得知结果。” “是啊,总归要去做,才能知道是对是错。” 沈忆宸唏嘘回应了一句,然后拿起桌上的毛笔摊开宣纸,写了一封回信给商辂。 里面的内容非常简单,就是表明撒手不管让商辂自己看着办,另外就是以北伐军统帅的身份,向临时内阁首辅请求增加军费。 这道请求有两层含义,一方面是确立商辂“决策者”的领导地位,另外一方面是沈忆宸真的需要这笔钱,来尽快抚恤三千营跟福建卫的阵亡将士。 超过一万名大明儿郎,永远的长眠在千里之外的漠北草原,沈忆宸自己都不知道多久才有机会收殓遗骸,让他们能再度回到故里,做到真正的落叶归根。 虽然只解沙场为国死,何须马革裹尸还,听着无比洒脱豪放。但是对于亲人而言,一座坟冢至少有个精神寄托,有个可以去祭奠的地方。 精神上沈忆宸短时间内无法满足,那么只能在物质上尽可能的补偿,如今大明士兵的年饷已经普遍超过二十两,沈忆宸规定阵亡将士的抚恤金是年饷的十倍以上,就意味着至少需要朝廷拨付三百万两军费。 并且这还仅仅是抚恤金,朝廷还应当承担起阵亡将士家属的养育责任,同样需要银子做支撑。战争就是一场比拼国力的游戏,沈忆宸坚信大明将成为最后的胜利,就在于国力比蒙古汗国强! “简单”的回信,伴随着驿骑的飞驰,朝着大明京师方向前进,与此同时西边的赤斤蒙古卫,正上演着一场激烈无比的攻城战。 忠国公石亨在与东察合台汗国以及关西七卫的兵马交手过后,就进入了一段短暂的“和平期”。这倒不是说石亨由好战分子转换为吃斋念佛了,相反是不花汗率领兵马龟缩在城池之中,任凭如何叫阵都打死不应战。 没办法,石亨只能在这段时间里面,召集工匠拼命的打造各种攻城器械。今日就正好给蒙古鞑虏们上一课,告诉他们真正强大的军队不仅仅能在草原上纵横万里,还能在高城深池面前所向披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