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章
晌午正刻,天气闷热地仿佛能将人烘成人干,刺目的光逼得人微微眯眼。
赵去违微躬着身候在嘉福门,广袖轻敛,拂尘斜倚在臂弯,在照射下熠熠生辉。
他并未错过那些侍卫打量的眼神,于他而言,这种如芒在背的刺探目光已是稀松平常。
也无怪乎侍卫频频瞟目打探,实在是这位赵公公身世与其他宫人不一般。
若是在五年前,指不定他该是这东宫护卫队的一员,而非没入掖庭的宫人。
说起这位赵去违,就不得不让人想起五年前在朝会大殿上,怒而碰柱的御史大夫赵重。
那时王后仙去,襄王悲痛不已,日日浑噩,居然听信了道士之言,于宫中兴建仙人台,妄求召回王后亡魂,借施还魂之术。
此等怪力乱神之事传出,朝政动荡,再加之崔国虎视眈眈,赵重大人死谏,终是作罢仙人台。
经此一事,襄王虽未能建成仙人台,但终日醉心道术,无意国事,由此太子殿下摄政。
赵重触犯龙颜,其虽死,襄王却在闭关前下令赵氏嫡子没入掖庭,其余人皆流放边关。
昔日敢死谏言的御史大夫,今日其独子却是做着谗言媚色的太监,真是令人唏嘘不已。
嘉福门靠东宫,远比不上朱雀大道繁华闹嚷,远远可见一架马车拐过弯来,晃晃悠悠地停在宫门前。
赵去违闻言才略略抬眸,仍是躬身而立,直到车帘掀开,一位容色艳丽的女子从容下车,着一身苍青色衫裙压住眉间的妩媚,更显出几分清冷感来。
赵去违向前迎两步一揖:“想必是李公子府的宋娘子吧?奴名赵去违,是殿下的贴身内侍。殿下遣奴来宫门领娘子往教乐司去。”
宋莺莺自下了车就一眼瞧见候在宫门前的赵去违,见他作揖稍稍退后半步微屈膝回道:“多谢赵公公,有劳了。”
上一世她以太子姬妾的身份入东宫时,也是这位赵公公安排事宜。且太子十分倚重他,与自己也常有照面,算是老熟人了。
只是没想到,这一次她只是一舞乐姬,竟然也劳烦到赵去违来接。
看来谢逐的觊觎并不能随身份的变化而转圜,她得小心应对才是。
从嘉福门进去后又过两道宫门左拐进一条长长的宫道。
赵去违沿途时不时介绍些殿宇,话少却沉稳。
宋莺莺不禁想起前世听来的流言。
赵去违原是御史大夫独子,得罪了襄王没入掖庭。
太子殿下摄政后才将他从掖庭捞出,放到自己身边做内侍,极为倚重。
只是虎落平阳还被犬欺呢,赵去违即便得了太子的信任,私底下仍是有人嘲讽于他。
各种恶言相加,脏水相泼,难为他心绪平和,否则早就不堪受辱,不知要惹出何事。
即便他从前与谢逐有交情,谢逐也不会为了他犯众怒。
途径崇文馆,只见一人疾步匆匆从馆内出来,一手捏着布条往另一手腕上缠,在拐弯处直莽莽地撞了上来!
“哎呦!谁啊这是!”
宋莺莺发现有人时早已反应不及,只来得及偏身,被来人大力甩到宫墙上,小臂微麻。
听到这夸张的语气,才默默回过头看去。
赵去违也猝不及防,稳稳心神后瞧了瞧那人,躬身问礼:“小周公万福。”后望向宋莺莺,问候:“宋娘子无碍吧?”
宋莺莺摇了摇头表示无事,视线移到那人身上:原来这就是小周公……
果真是武将,一身腱子肉,撞得人生疼。
周缨晃晃手,示意赵去违不必多礼,扎好布条后上前勾住赵去违,姿态悠然,语气随意:“阿违,今日蹴鞠大会,你不跟着殿下在校场,怎到此处?还带着……”
他顿了顿,一双与武将不搭的桃花目将宋莺莺上下逡巡一圈,笑道:“还带着一位这么貌美如花的小娘子。”
赵去违手持拂尘直立,浑然没有宫中太监畏畏缩缩,卑颜屈膝的讨好模样,而是凛凛然如高山巍峨,又淡然似山间清泉,不卑不亢。周缨软骨头似的与他勾肩搭背,他也不动声色,只眼中不由露出几分笑意:“这位娘子是教乐司新来的,殿下遣我来接应。蹴鞠大会马上就要开始,还不快绑紧布带,使出你一身的蛮牛劲,省得迟了又要被参。”
此话一出,周缨“噌”地一下站直,边往校场的方向走,还边回头嘴硬:“本将军倒要瞧瞧,谁敢参我!”
宋莺莺悄悄看向周缨离去的方向,眼中意味不明,直到赵去违冷淡的声音响起。
“宋娘子,咱们走吧。”
已经到了崇文馆,再走一会儿就到教乐司。
先前沉默少言的赵去违,倒是话多了些,他边行边道:“宋娘子得殿下青睐,想必在教乐司这座小庙住不得多久。娘子虽是以舞乐姬的身份入东宫,但殿下仍是安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