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霁意兴索然地饮下酒,瞧了昭华一眼后又去看风回雪的空位。半晌,他轻嗤了声,低语道:“故弄玄虚!”
侍女布置完毕,齐齐向上位的帝后躬身施礼,然后立刻退出大殿。
苏微霜指尖敲了敲桌案,嘴角衔着自信从容的笑意,徐徐走向那张焦尾琴。
琴声响起,纯色屏风后的人影依旧若隐若现。随着乐曲的旋律,那道红色的身影渐渐清晰,屏风上的薄纸也染上了点点墨色。
乐舞作画?三国之中,似乎只有自己国家还没有人成功过!
众人不由得来了兴致,齐刷刷地盯着屏风后的女子。
风回雪踩着琴曲的转变规律,足尖跳跃旋转,将精心编排的舞蹈一点点展现在世人面前,可谓是发挥得淋漓尽致。
她的长袖时而在空中舒展,时而落在盛着彩墨的碗中,时而又有力地挥在画布上。
原本干净洁白的纸沾染上各色墨团,又因她的动作而晕染开,逐渐形成了朦胧的山景。
琴音婉转,舞姿卓越。众人称赞不已,只有一人保持着安静。
苏霁一手支着腮,另一手举着酒盏把玩,目光观察着上面的细小雕纹。当耳边响起众人的惊呼时,他只觉得吵闹。
苏霁轻蹙着眉头,抬眼望向殿中央。
此时的琴音变得清幽深远,似山中明月,透露着淡淡的凄冷;又似穿林而过的风,因树叶的挽留而眷恋不舍。
殿中的女子轻轻回转过身子,抬手又挥出一道水袖。火红的绸缎在空中划过弧度,落在纸上却又不曾破坏它的画面,倾泻出的凌厉气势也瞬间变得温柔。
风回雪收回袖子,手腕翻转之间正要绘出下一步,抬眸就撞上苏霁似有若无的打量。
隔着薄薄一层纸,他的目光依旧有如实质。
她唇角的弧度有一刻的僵硬,随即不动声色地移开视线,暗道不妙。
过于投入其中,差点出了差错。
她本就善于乐舞,每每随着旋律而跳时,她的那份淡定自若便是和真正的风二姑娘最大的不同。
方才沉浸于昭华的乐曲,她一时忘记了伪装,嘴角的笑意格外张扬。幸好有屏风遮着,众人才没有发觉。
她恢复镇定,手上的动作照旧稳而不乱。在乐曲的最后,风回雪借着展袖的时机将藏在袖里的枫叶全部抛出。
红墨在画上落下最后一道印记,飘飞的枫叶也慢慢沾上了画布。
曲音方落,画作正巧完工。长袖垂落,从女子的头顶上方缓缓而下。
风回雪撩开红绸,勾着唇走出屏风的遮挡。她边收起袖子,余光边观望众人的神情。路过苏霁的坐席,她的莲步微顿。
苏霁瞧了她许久,眼底深沉莫测,似是突然又对她的乐舞有了兴趣。
俊美的男子意味不明地轻笑出声,举杯一饮而尽。
大殿之上,风回雪不便再看。她行至昭华公主的身边,相视而笑后一同向帝后施礼。
永顺帝率先抚掌,连连命人将屏风抬近一点。待宫人把屏风移过来,他携着皇后走下龙椅,步至画作前。
只见那纸上绘着秋日的山林,一条曲径小路蜿蜒而上,它的尽头便是满目的红枫林。方才洒下的几片枫叶正静静地躺在山路上,提前修剪过的小巧叶子就仿佛是画中本该存在的一部分,真可谓点睛之举。
永顺帝口中直呼了几个“妙”字,转头对皇后毫不吝啬地夸奖她的侄女。
帝王开口,众人自然纷纷附和。喧闹了没一会儿,华丽的宴厅中响起一道清冽的声音。
“这曲子和舞都不错,可有命名?”
风回雪循声望去,瞧见熟悉的玩味眼神,她慌乱地垂了垂眸。此时,一旁的苏微霜轻声提醒她来回答,全然一副看戏的样子。
形势所逼,她无奈地款款施礼,抬眼直视着苏霁那双深邃的凤眸。思虑过后,风回雪不紧不慢道:“此舞名——《与秋色》!”
与秋色相约,寄情于山林。与过往分别,寄情于东宫。
见苏霁勾了勾唇,风回雪了然地扬眉,看来他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
众人见状一脸疑惑,眼神在二人之间来回转悠。
太子和风二姑娘这是在打什么哑谜?
少顷,还不等他们解开谜团,就见苏霁恭敬地向永顺帝施礼,扬声道:“儿臣有一事,恳请父皇恩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