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卫民倒是没有失望,甚至还有惊喜。 因为同样归属于轻工局下属的皮毛皮革工业公司,有这么一家专门生产书包的京城皮具三厂,让宁卫民眼前一亮。 至于让宁卫民倍感兴趣的,既不是这家厂子的设备有多么的好,也不是这家厂子的员工素质有多么高。 而是这家厂子有个非常有个性的厂长,犹如奇迹一般,受到所有工人的拥护。 说实话,这家应该算是轻工局孙子辈企业的小厂,基础条件是宁卫民跟着李处长所见过所有厂子里最差的一家了。 论人头儿,才不过一百二十几人。 厂房和设备也是老掉牙的东西。 一到夏天多雨时节,往往职工们还得为厂房漏雨发愁,有的车间甚至得穿着雨衣干活。 尤其因为产品单一,这厂子制作的都是军用挎包和人造革的手提包。 产品卖不出去,造成积压,连年亏损。 去年的时候更是到了差点发不出工资,让工人揭不开锅的地步。 真要论经营困境,连刚刚破产沈阳的爆破器材厂都比他们强。 人家起码负债只到资产的三分之二啊。 而这个只有两种老掉牙产品的京城皮具三厂呢,其实早就资不抵债了。 也就因为上级单位皮革皮毛公司是个阔衙门,这厂子又占了人少的便宜,才勉强苟活着。 不用说,这个厂子就是皮革皮毛公司的一个大大的包袱。 所以为解决这个厂子的问题,自打有政策起,皮革皮毛公司就屡次对厂里进行过改革。 但可惜成效寥寥,无论财务管理上,还是新产品开发,统统失败。 去年的时候,皮革皮毛公司实在是受不了了。 就想把厂子先关闭一段时间,让厂里的工人先拿百分之七十的工资回家等安排。 结果就因为这个决定,惹出了一位敢于当众闹天宫的孙大圣。 这个敢于当众反对皮革皮毛总公司决策的人,名叫程志。 他是个二十八岁返城知青,1982年才从房山回城,接替母亲的岗位,来到这厂子的。 照他的话说,厂里的工人全是穷老百姓,本身没奖金就够苦的了。 要是工资再减少,大家就没法活了。 就这一番话,登时获得了所有工人的集体拥护。 可皮革皮毛公司的人就急眼了,认为这小子是在故意捣乱。 厂领导们也不敢任由程志胡闹,怕得罪皮革皮毛公司的上级领导,就打算现场实施镇压。 没想到,到了这个份儿上,敢于说实话的程志也早豁出去了。 当场就公然叫板,骂厂领导班子无能,就会拍领导马屁,胡吃海塞,累得大伙儿过苦日子。 骂总公司使人不明,让几个蠢货把厂子“保持朝政”,宣称要是他当厂长,厂子绝对不会这样。 结果还没想到,厂领导虽然被他骂得灰头土脸,颜面扫地。 但皮革皮毛公司的人却认真了,现场就问他有什么本事说这样的话? 程志也不怵,说那你别管,反正只要你让我当厂长。 我不用你们公司再给钱,就有信心让厂子扭亏为盈,而且完成每年五万元利润的任务。 就这样,几天后,皮革皮毛公司还真把程志叫到公司,让他签字画押当厂长。 大概也是想死马权当活马医了。 可更让皮革皮毛公司那些人没想到的是,程志虽然没打退堂鼓,但提了一个在这个年代,简直堪称冒天下之大不韪的过分要求。 那就是厂里的工人他愿意管,但让原来的八个干部全都走人,这些人由皮革皮毛公司安置。 随后的事儿,更是让人没想到,皮革皮毛公司经过开会讨论,居然同意了。 不管皮具三厂的八个干部多么义愤填膺,怎么反对,还是把他们全调走了。 而这个程志也就成了皮具三厂的山大王。 不过这小子还真有点本事,不是光说不练的假把式。 他接过厂里的大权后,发动全场职工,通过各种路数把库存积压品以极低价格卖出去一部分,回笼了资金,然后按照广东那边的样子,去做时髦的双肩背包。 就这样,没用半年,皮具三厂真的开始有利润了,也让皮毛皮革公司刮目相看。 但是,因为程志的做法属于大逆不道之举,他这个功劳是没法奖励的,皮毛皮革公司甚至不能认可,以免激起其他下属企业领导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