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算是单位给安排的徒弟,就跟这个年代,技术车间每个老师傅都安排了带徒弟的任务一样,食堂的老师傅也有这个义务。
这种被动的师徒关系,虽然没自己主动收下,准备传承衣钵的徒弟,那么亲近。
但是没有疑问,师傅和徒弟,肯定是自己人。
“离了,不就是离个婚吗,我没什么事,你用不着这么小心翼翼的。”
看着说话都不敢大声的徒弟,刘洪昌宽慰道。
“师傅,为什么啊,你那媳妇,可是服装厂的一支。”
这个年代,就流行这种称呼,一个厂,一个单位,一个车间就有自己的门面一枝。
可以说跟后世每个班,每个学校,都有自己的班,校一样普及。
“等你该懂的时候你就懂了,娶媳妇不是谈对象,女人只是漂亮就够了,其他的你就不要问那么多了。”
这个徒弟,其实也并不比刘洪昌小太多,六子也是二十岁的人了,很快也就应该考虑婚姻问题。
然后两个人就是各自忙碌,发面,揉面,擀面。
食堂虽然不大,但做的东西,其实还挺全乎的,面条,包子,馒头,米饭,有时候还会上饺子和混沌。
这个年代都是手工做,所以事情也是挺多挺杂。
又因为后厨就这么几个人,也分不清什么白案,红案。
可以说每个人的分工都没那么清楚,每个人都是什么事情都要做。
在这个国营二食堂,后厨的跑到前厅,前厅的跑到后厨帮忙,都是正常事。
当然了后厨这种地方,掌勺师傅,多多少少都有一点特权。
帮了一会儿忙,看着做馒头的人,忙的过来,刘洪昌就泡了一杯茶,坐了下来歇息。
“刘洪昌,你和六子一块去把今天的菜买了吧?”
只是这个休息,也没有太久,姚国发进了后厨,看刘洪昌闲着,就给刘洪昌安排事了。
作为一个厨子,还要兼职食堂的采购。
这食堂里面,也是女的女,老的老,小的小,弱的弱,没几个壮年男人。
真要挑剔一点的话,食堂后厨壮年男人,就刘洪昌一个,体力活也多落在刘洪昌身上。
“老姚,都什么年代了,还卖溜肥肠,整日就卖肥肠,你卖的不腻,顾客吃的不腻啊,这个菜给取消掉吧!”
刘洪昌不准备做这个溜肥肠了,“肥肠刘”的外号不好听是一方面。
也是大肠这个东西,做起来比一般的东西麻烦。
“顾客都是奔着溜肥肠来的,不卖这个,你说卖什么?”
姚国发明显的是不愿意,二食堂厨子水平有限,能做好的菜更少,少一个招牌,算是大损失。
“能卖的东西太多了,什么菜不能买啊,我现在就能给你说出来十个八个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