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终他会被招工进城,那是基本上可以预见的结果。 ——前提是他们的出身要好。 由于读了书,就能够有跳农门的可能性。 所以把孩子送去念书的重要性,其实大家都知道。 只不过家里没钱。 生产队的社员们家中,也缺乏劳动力,白天大人要去地里挣工分,家中就需要有孩子帮忙做饭、洗衣之类的。 要不然的话,辛辛苦苦干活回来,家里还是冷锅冷灶的,那就很耽搁社员们挣工分了。 在饿肚子和学习文化知识之间,生存显然比识字更重要。 所以这个时期的辍学率,其实还是非常高的。 校长在台上讲话。 台下两个年级、一共四个班的100多名学生,人人站的笔挺,一个个表情认真、神情专注的望着主席台上面。 不管大家听懂了没有,姿势还是得站端正的... 人群之中。 唯有罗旋,却埋着头在小本本上写写画画,让人一眼看上去,罗旋颇为专注的模样。 校长讲完,自然是县里教育办的领导又来讲“两句”。 只不过,他这两句有点长。 足足讲了半个多小时,直将那位负责给发电机摇把手的老头,给直接讲的被工友扶下去躺平了。 主席台上讲的热烈,台下一张张小脸听的专注。 人群中,大家都是脸蛋仰望主席台上,唯有一颗黑脑袋,便显得有一些突兀了。 犹如一堆红红的猴屁股之中,掺杂着一个猪臀...太扎眼了。 校长目光梭巡之下,忽地见有人不认真听讲,心中不由有一点恼火。 等到他定睛一看,心中不禁又转怒为喜:“袁老师,我记得那个方队,是你们班上的学生吧?” 袁老师顺着校长目光所及之处看去,点点头:“是,那个人是我们班上的罗旋。” “好学生!能够认认真真把讲话记下来的同学,可不多啊。” 校长欣慰的笑笑:“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这位同学做的不错,值得大家向他学习,值得表扬!” 袁老师闻言,顿时懵了圈:这个罗旋的觉悟,啥时候变得这么高了? 不过,能够得到校长的肯定和赞扬,倒也能够给五二班集体增添光彩。 总归是好事一件。 所以,袁老师也就没吭声。 唯有站在他身旁的陈晓端,看着台下远处的罗旋,一副若有所思的模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