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尔-476,是一个短暂使用过的名字,后来就换成了伊尔-76MDP-90的名字,估计是因为还是套着伊尔-76的名字好卖,当然了,事实上它也是伊尔-76的改款,它换装佩尔姆PS-90A76涡扇发动机,以及改进的“库普尔”-76M航电系统。性能比原型有了很大的提升。 但是,红色帝国遗留下来的问题,让这款飞机失去了希望。 契卡洛夫飞机厂已经不可能像过去那样,大批量的生产先进的运输机了,这里已经丧失了生产能力,和以前每年动辄几十架的产能相比,到了后来,年产量只是个位数,一架,两架而已。 甚至,当年签署了最大的订单,也就是东方订购了34加伊尔-76和伊尔-78,结果死皮赖脸的要求涨价,东方立刻更改合同,于是,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终于走向了末路。(也有说法是大毛把资金给挪用了。) 对于伊留申设计局来说,最佳的选择就是把留在大毛境内的安东诺夫设计局配套的飞机厂给兼并了,但是,这个时候的伊留申设计局也没有钱啊。 飞机卖不出去,哪里有钱兼并飞机厂? “相比伊尔-76,它的最大起飞重量增加到了210吨,飞行速度也增加了不少。各方面性能都有提升,贵方已经采购了一批伊尔-76,但是,空军和海军并没有分到几架,贵方有着大量的运输机的需求,要不要从我们这里订购全新的运输机?” 林老眼前一亮。 林老是真的感兴趣了,上次秦涛弄回去的总数才十架而已,海军和空军一分,到手都是个位数,这几年来使用下来,飞机还真不错,这种战略运输能力是国内急需的啊。 “贵方打算用什么模式生产?”秦涛插嘴了。 “我们伊留申设计局作为总承包商,我们从贵方接订单,然后出设计图,再转交给契卡洛夫飞机厂生产。”诺沃日洛夫说道。 果然是这个坑啊! 秦涛的心中带着感慨。 “那贵方的飞机价格如何?”林老是真的动心了。 “每架只需要三千万美元,绝对够便宜。”诺沃日洛夫说道。 “咳,咳。”秦涛打断了林老的话茬:“林老,咱们这次来,先看看生产线上有什么。” 林老点头:“没错,咱们先去生产线上看看。” “我们的生产线上,最后一架飞机已经完成总装了。”谢尔盖开口说道。 96年,契卡洛夫飞机厂完成了最后一架飞机的组装,之后嘛,就歇菜了。大量的工程技术人员流失,生产线也逐渐老化,想要重启生产线,就需要大笔的资金。 现在,飞机虽然生产出来了,但是,并没有人要,所以,就孤零零地留在厂房里,工厂甚至是政府,都期待着赶紧能卖掉换钱。 车间已经全部停工了,也看不到几个人影,显得有些空寂,等到众人走进去的时候,秦涛只感觉到心脏在噗通噗通直跳。 想什么就来什么啊,最后一架飞机,居然就是上次来看的那架已经完成了百分之九十五装配任务的A-50的机体! “秦总上次见过的,这架飞机是A-50预警机的机体,我们利用上次售卖飞机的资金,购买了一批备件,将它组装起来了。” 谢尔盖说道。 他们想要卖飞机,当然是优先搞那些组装程度高的,这架飞机只剩下百分之五就能完成了,所以他们努力把这架飞机给装配出来了。 秦涛无奈地摇头:“你们做了一个错误的选择,你们应该组装更多的普通款伊尔-76,这种飞机,没有人要的。” 没有人要?咱们来这里,就是来要这种预警机平台的啊!身边的人有些好奇,不过稍后就能明白过来了,秦涛这是一种谈生意的手法。 “你们东方也需要预警机的啊。”谢尔盖着急了。 米哈伊尔走了之后,他就成了一把手,但是,厂里已经开始走下坡路了,这日子是越来越难熬,现在,厂里的希望都寄托在这一架完工的飞机上呢,希望能卖出去个好价钱。 现在,东方人不要,他们卖给谁去?原本阿三是个好对象,但是上次事情之后,阿三就再也不来了。 “我们需要预警机,可以直接从大毛那边采购啊。”秦涛说道:“大毛那边已经封存了几十架A-50预警机,我们租借几架就可以了。其中很多预警机都是七八成新的。” 从大毛那边采购!这句话让谢尔盖的心中非常难过,难道这架飞机真的卖不出去了? “秦总,这种飞机和普通的飞机有什么区别?”林老好奇地问道。 “这架飞机是预警机的平台,进行了大量的更改,自重更重,油耗更高,就算咱们空军有想法采购,那以后的运行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