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这样的“奶奶”们帮她做好事说好话,然后“孙子”都记缪泠的好。
百姓散得差不多,章究欲上前跟门卫通报,几个人突然向他围拢。没有对他出手,但拦着不让靠近都尉府。章究吓一跳,以为是大公子的人,还好都尉府的护卫及时走过来。
那些人便指着章究告状:“就是他,鬼鬼祟祟!我们都问过了,没人认识他,外地来的。”
都问过了?哪时候啊?效率真快!
章究哑然失笑,没想到百姓竟是自发来帮忙揪刺客。仔细回忆好像确实如此,这几个特别强壮的百姓一直在他身边晃悠。
“这位壮士可是要见都尉大人?所为何事?”护卫仔细盘问。
“我与都尉大人是旧识。”章究含糊地说。
护卫没有刁难,耐心地说:“若是识字,可送上拜帖。若是方便,可报上姓名。若是两者皆不可,便在此多等候片刻,等清荷大人回来处理。可识得清荷大人?”
章究点点头,见是见过的,但完全没交情。他知道缪泠处境危险,理解都尉府的规矩,便像个寻常百姓般揣着手蹲在墙角等待。
他不敢报上姓名,既是免除不必要的麻烦,也是羞愧。若说他是郭客至部下,恐怕会被视为大公子的人,这群人防的就是他。
章究叹一口气,心里时不时就打退堂鼓。他没有参与谋害二公子与缪都尉,但怎么不算帮凶呢?
从前拖延着不向俞国前线发兵,才会让前方状况百出。那时候郭将军在乌城举足轻重,他也能振臂一呼,但俩人都选择沉默。后来大公子暗杀缪都尉,很多情报从军中调取,人也是从军中调用,他们全都睁一只眼闭一只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