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尖往下淌。
“第一次现场观赛?”时夕问他。
顾瑾摇头,他之前看过一场CXG比赛,也是顾茗出道后的第一场生死战。
那年,他同样也是拿着“亲友票”,坐在赛场前排,看着顾茗那场比赛坐镇中路,三选妖姬翩若惊鸿,为自己赢下了出国的门票。
说起来,那场比赛大概也在他心里扎下了个种子。
“不是第一次,不过还是首回和别人一起看比赛。”
但他声音太平淡,被淹没在声浪里。
前四把你来我往,蓝色方的队伍更容易打出优势,都赢下了比赛。
2比2。
决胜局,战歌在场馆内荡然回响,燃起了粉丝最后的热情。
“这......比当年还疯狂多了。”顾瑾眸中倒映着热烈的光彩。
时夕倒是见惯了。
当初她在台上,早就磨练出万千目光扎在身前也能淡然自若的心理素质。
他们现在只是在台下,举着个牌子——孔喆交给他们的任务,在内场应援。
牌子上是五个队员的Q版头像,专门请人设计的,特别长,两人合力才能举平稳。
“怎么感觉是陷阱......”
顾瑾原以为是白嫖两张门票,结果像是替俱乐部出勤站岗。
举到第五把,顾瑾注意到她手都有点酸了,主动将应援牌接近些,他好多借力。
这一换姿势,他偶然发现牌子竟然是能拆的——背后有很不明显的卡扣,五个人可以随便排列组合。
顾瑾立刻化身拆队专家,先把下路双人组拆了,再把中野也一一卸下去。
隔一会儿换一个头像举过头顶,像是卡牌大师切牌,轻松多了。
导播镜头很容易就抓了这么个亮点,给了两人一组镜头。
本来俊男美女就容易上镜,更别说还有特别设计的Q版队员头像。
好在时夕戴着口罩,似乎并没被认出来。
旁边的场内摄影师也注意到这边,纠结地看了两人的方向好一会儿,等时夕摘下口罩吃爆米花时,终于确定自己没认错人。
“时教练,没想到真是你。”
摄影师从前经常抓拍这位美女教练的场下特写,这次也不例外。
“要不要返图?”
时夕刚要拒绝,顾瑾点点头,加上他微信。
她无奈瞥他一眼。
顾瑾:“留个纪念。”
一段小插曲过后,场上第五场比赛开始。
“你看好哪边阵容?”顾瑾问。
时夕思索片刻便给出答案——蓝色方。
KM排名高,有优先选边权,第五把在蓝色方。
TIG这把押宝在了下路前期的进攻组合,滑板鞋加泰坦。
时夕知道KM最稳的其实正是下路,钱多多和宋书两个常规赛击杀很少,但被线杀也很少。
简单来说,就是我不会冲动,也不会犯错。
KM的中野很年轻,上下两路一般会作为兜底,让两个年轻人去拼。
如此战术配备下,TIG的策略其实并不太聪明,属于以己之矛,去攻一块硬石头。
“原来是这样。”顾瑾恍然。
他的目光在上路大雄最后选出的石头人身上——这又是另一块硬石头了。
如此一来,下路的激进选择很容易在中期被石头人压制,这似乎是一队教练精心为对手设计的陷阱。
“要是你来上台......”顾瑾好奇的是如果时夕在场,BP会有什么区别。
“这就是我的建议。”时夕笑道。
KM的战术储备,偶尔也会征询她的意见。
......
这场决胜局,并没有呈现出粉丝期待中的激情对抗。
拖到二十分钟还是均势,再往后,KM就像是顺理成章般拿下了胜利。
现场,TIG粉丝沉浸在一片主队实力的悲愤中,有对场上选手怒其不争的,也有直接碎碎地责怪教练BP设计落入下风的。
反观KM的粉丝群体一片悦然——祖传的佛系粉丝团,输了不伤神,赢了也开心。
舞台上,胜者已经进入了赛后采访和粉丝见面环节。
上台的粉丝中,内场会有几个名额,有专门的工作人员到位提醒。
带着官方工作证的小姐姐迎面走过来。
“我?”
时夕毫无准备,座位号中了奖。
就算戴着口罩,也遮不住美眸里的讶然无措。
虽然是二队的,但也是一家俱乐部,哪有自家教练上台给队员送祝福的道理。
“那,我去?”顾瑾觉着自己是新人,没人眼熟。
“都可以,名额可以转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