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局限
观局限。在很早之前,徐容也曾认为不应该突破局限,但是后来发现这只是表演无形象化倾向的合理化解释。简而言之就是水平辣鸡。解决的方法说难也难,说简单也简单,还是要回归最基础的行为引导。但是眼下的情况是,既然小张同学的主观性之下,她没法做出姜伟要求的反应,那么也就可以认为,姜伟的设想是违反了逻辑的。因为小张同学本身距离穆晚秋的距离并不远,根本没有突破主观局限的必要。等小张同学说完了,徐容道:“等一会儿,我去跟导演商量商量。”见徐容过来,姜伟又把刚戴上的耳机摘了下来,问道:“怎么了,徐老师?”徐容见许红兵给自己让座,却没坐,但同时的说了声“谢谢”,而后才道:“是这样,导演,刚才排的时候,我没法带着她跟着我走。”姜伟疑惑地瞧着他,询问道:“什么意思?”“就是她在体验了穆晚秋角色的情绪后,本能的表达是嫉妒、不满,当然也有你说的羡慕,但并不是主要表达,因为穆晚秋已经和余则成在一起了。”表演专业同样开设了《戏剧导演基础》这门课程,并不是要求演员精通执导,而是尽可能的具备导演的视野,而表演理论当中,关于主观的作用和局限内容的阐述中,也提及了当演员和导演在角色出现分歧时的两条解决方案,一是争取导演的认同和理解,其二则是退组。当然,实践过程中还有第三套解决方案,换导演。但无疑,所强调的都是一件事,处理好和导演的关系。徐容不会像姜汶那么跟导演硬碰硬,因此即使想改变姜伟的想法,他也会通过相对柔和的语言策略。姜伟冲着祖锋招了招手,祖锋性格内向腼腆,但他毕竟曾是北电的老师,姜伟特意把他请过来,考虑也是多方面的,一来祖锋足够专业,可以担任表演指导,而且原北电老师的身份,遇到了表演上的争执,徐容无论如何,都得给他面子。祖锋走了过来,冲徐容笑着点了下头,才对姜伟道:“导演?”徐容先前并不认识祖锋,他在学校活跃的时期,也就是到处想方设法堵老师的日子里,祖锋还只是个默默无闻的助教。进组之后,两人的交流也并不多,祖锋的性格太内向了,也就是跟相熟的曹炳昆以及姜伟,话才会多一些,平时俩人碰了面,也只是笑着点个头。姜伟道:“是这样,徐容说他调动不了张晓斐的情绪,不能自然呈现单纯的羡慕的状态,你怎么看?”祖锋刚才没仔细看俩人的排戏,此时听了姜伟的话,疑惑地转头瞧向徐容:“她的基础怎么样?”徐容明白他的意思,道:“挺好的。”祖锋想问的是她会不会演戏。而祖锋也了解了徐容的言外之意,徐容表达的是他理解没错的情况下,他把她带到哪,就应该是哪,而不是按照姜伟设想拍。祖锋想了想,试探性地问道:“如果,我是说如果要是突破自身条件限制呢?”“她的条件跟穆晚秋很近,不需要突破,而且现在时间上也来不及。”徐容挑了挑眉头,心道你倒是真敢扯,但嘴上仍客气地说道,“另外,她现在足够了解她自身。”尽管徐容说的很清楚,祖锋也明白他的意思,张晓斐自身对穆晚秋这个角色的主观性决定了她表演的处理方式,但是这种主观也有相应的局限性,就像眼下张晓斐本能的认为嫉妒居多,但是姜伟不想让她表达出这种情绪,他给出的建议是突破局限。当然他也不认为张晓斐能做到,最终的结果就是硬作,反正穆晚秋戏份不多。但是徐容又明明白白的告诉他,张晓斐不需要突破这种局限,她的表演是合理的,落到了实处了。可是徐容的最后一句,他没大明白,下意识地问道:“对自身,足够了解,和这有关系吗?”徐容诧异地瞧着他,问道:“祖锋老师难道不认为一个好演员的基础是对自身充分的了解吗?不然纵然突破了,又突破到什么程度打住?”祖锋听到徐容的反问,突然僵住了,绝大多数演员从来不会接和自己没有丁点相似的角色,因为太容易演砸,在这个基础上,很少有演员去研究突破局限这个问题。但是徐容就不同了,他一直想演安嘉和、聂明宇这类的角色,除了没机会跟冯远正、陈道名聊聊之外,能请教的老师都聊过这个话题,也就是怎么演好一个和自身没有丝毫重合点的角色。而足够了解你自己,是李雪建和童自容给他的答案。祖锋等回过神来了,看向徐容的眼睛里简直放着光,道:“你让我仔细想想,你让我想想。”姜伟听着二人的对话,完全懵了,问道:“你们说的,到底是什么意思?”祖锋想也没想地道:“导演,按徐容的想法来吧。”徐容无声地翻了个白眼,心道老哥你水平是有,可是能不能说话的方式别那么直白?不过姜伟跟祖锋关系不错,这也是有目共睹的。姜伟瞧了瞧有点魔怔了的祖锋,又看了看徐容,道:“行。”这是徐容自己的专业换来的。等徐容离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