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章 鸡城之声
鸡城县的酒肆里,聚集了很多负责守卫粮草的士兵,他们有的来自真定、有的来自代郡、有的来自沧州、有的来自冀州,当然,幽州籍贯的最多。这群人三三两两的聚在一起借酒消愁。作为能被派来负责看护粮草重任的军队,毫无疑问,他们是应开疆的嫡系。但即便如此,也很难从他们的脸上看到轻松和惬意的表情。曾经的世仇,如今就在外面的大街上,他们骚扰良家妇女,踢翻货郎小摊,围住风烛残年的老人嬉笑吓唬,连路过的狗都要踹上一脚。而昨日家书寄来,父母、妻子在信中说,他们的家乡也在经历着同样的事。“砰!!”一个军士怒而摔杯,正欲出门阻止两个突厥士兵殴打保护自己娘子的男人,却被他一旁的两个人拽着胳膊拦住了。“莫要生事!我们现在惹不起他们……”“是啊,前些日子北营有个兄弟就是一时冲动上了手,结果被监军营吊在营门前,挂了整整两天!”那军士怒容满面,挣扎良久后又坐了下来,眼睁睁的看着那名男子被打的满头是血,倒地不起。“唉!”他悲愤的别过头去不忍再看,满座七尺汉,敢怒不敢言。自己的家乡,也在经历着这种事,不知道父母妻儿怎么样了,万一他们也受了这样的欺负,可有人保护他们??就在这时,窗外突然传来突厥人的辱骂声,酒肆里的众人纷纷朝着外面望去,只见两个行商模样的汉子推着独轮车,不小心摔倒在他们中间,货物散了一地。突厥人似乎是喝醉了,被货物砸到脚后勃然大怒,骂骂咧咧的就要朝着那两个汉子挥刀相向,所有人的心都提到了嗓子眼。那两个汉子似乎也知道自己闯了大祸,脸色惊慌的跪下来朝着突厥人求饶,谁料对方还是不依不饶的要砍死他们!出于本能,他们急忙连滚带爬的向远处跑去,突厥人也摇摇晃晃的追进了巷子。就在这时,又有两个年轻人跑了过去,将倒地的男子扶起,那女子连忙止住哭泣,从他们手里将相公接了过去,千恩万谢后就转头往家里跑。“哎!小兄弟,快进来!!”酒肆里的军士们立刻朝着凌晨和吕齐招手,示意他们进来躲躲。二人才刚进来,就有监军营和突厥人出现在了他们刚才站立的地方。几个军士将凌晨和吕齐按在自己桌前,若无其事的继续喝着酒,所有人都默契的没有出声,那些监军营的士卒和突厥人左右望了望之后,分散追进了小巷子里。“娘的,这帮畜牲!你们看监军营的那副奴才相,真是丢尽了我们的脸!”“唉,你当他们愿意,不也是没办法……”“唉……这样下去可怎么办呀……”沉闷的气氛充斥着整个酒肆,有人义愤填膺,有人摇头叹息,有人事不关己,也有人猛灌热酒。坐在吕齐旁边的那个燕军汉子拍着他的肩膀说道:“小兄弟可以啊,看你年纪不大,这都敢出手帮忙,你不知道被抓住是会受牵连的吗?”吕齐叹着气说道:“军爷,这我当然知道,我也怕的要死……可我不能眼睁睁的看着咱们河北的父老乡亲被异族人欺负啊!”“……”吕齐的话将满屋子的人干沉默了,他们是军人,保家卫国是刻在骨子里的职责。而现在,居然只敢缩在酒肆里观望,还不如一个老百姓家的小子……但凡有点气性的,羞愧的都快要坐不下去了。“小兄弟是本地人?”“不是,我是幽州人。”听到吕齐说自己是幽州人,在场的许多人望向他的目光就柔和了起来,因为他们大部分都是幽州人。坐在他们同桌对面的、先前怒而起身的那个军汉满怀欣慰的说道:“不愧是我们幽州的男人,你比我们强!来,陪哥哥喝一碗!”吕齐腼腆的嘿嘿一笑,连忙端起陶碗双手捧着和那汉子碰酒。“你家是幽州哪的?”“我们家祖籍易县,现在住在幽州城里面。”“哦!你是易县的?我也是易县的,我家在东林镇。”隔壁桌有位大叔惊喜的望着吕齐,激动的说道。吕齐也惊讶的看向对方:“我家祖屋在北乡镇!跟东林就隔着**里路!”“哎呀!真是我家乡的娃娃啊!”那老兵激动的立刻就端着酒碗走了过来,与吕齐和凌晨坐在了同一桌,热络的闲聊了起来。吕齐本来就是个碎嘴子,三两句就跟这群远征人打成一片拉起了家常,期间还有人问吕齐成亲没,没成亲就把自己女儿嫁给他,惹的众人哈哈大笑。吕齐笑着摆手拒绝后,看向手中的酒碗,回想着凌晨教过自己的话后,深吸了一口气,抿了抿嘴,止住了笑容。同桌的军士们见他突然变了脸色,面面相觑,不知道他怎么了。“我总觉得……我们不该是现在这个样子。”——原本撑着窗户的竹竿被放了下来,酒肆的大门也被合上了,似乎是因为生意冷淡打了烊,可当人们靠近路过时,却隐隐能听到里面传来喧嚷的声音。“我们最大的问题,就是漠不关心,我们不关心别人的父